1.3 纸币、白银和黄金的历史(5)

16世纪末,西班牙的黄金开采量占到全世界的83%,而黄金开发热在另一国度迅速燃起,那就是葡萄牙控制下的巴西。17世纪,葡萄牙为了对抗西班牙而与英国结盟,从葡萄牙流入英国国库的黄金多达600吨。此间,闷声发财的英国不断将越来越廉价的白银兑换成黄金。在中国,由于流通货币是白银,人们自然乐意将黄金换出去以换白银回来,于是,英国在中国和其他相似情况的国家,大玩金银套购把戏,逐渐积累起数量庞大的黄金储备。

185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澳大利亚发现黄金,使得世界黄金存量突然增加,黄金作为单一本位货币满足欧洲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可能。欧洲国家一个接着一个从银本位制转向了金本位制。到1880年,各主要工业国家相继采用了金本位制。

英国的金银套购操作帮助它获得了巨额黄金储备,时机一成熟,英国率先废除了白银,实行金本位制度,从此奠定了其世界金融霸主的地位。

伴随着英国的强大的,是中国的逐渐衰落。由于中国实行的是银本位制,对白银的需求量远大于没有支付功能只有装饰和收藏功能的黄金。需求决定了价格,白银在中国自然比黄金要贵。而欧洲此时实行的是金本位制,对黄金和白银的需求和中国正好倒过来,在欧洲,黄金更为昂贵。

银本位:也叫银本位制,是指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有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两种类型。银两本位是以白银重量“两”为价格标准实行银块流通。银币本位则是国家规定白银为货币金属,并要求铸成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银币。在货币史上,银比金更早地充当本位货币。但在充当货币商品方面,黄金远胜于白银。西方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银本位制先是过渡到金银复本位制,19世纪20年代后又被金本位制所取代。只有墨西哥、日本、印度等还保留银本位制。

随着世界白银产量的迅速扩张,白银越来越不值钱。欧洲的黄金日趋昂贵,对黄金的需求不断增长。在欧洲和中国,黄金和白银的供需和价格如此不平衡,自然有人看到了机会。由此,欧洲将大量白银运到中国来,换取中国的黄金。就这样,中国变成了世界白银的吸收地,而中国国内的黄金则源源不断地流往欧洲。最终的后果是,越来越多已经大量贬值的白银流入中国,造成了中国严重的通货膨胀。

中国用大量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换取了日益缩水的白银收入,这笔买卖真的太亏了。各位读者有没有发现,几百年后的今天,在中国,相似的情况也正在发生?我们回到19世纪,1887年,黄金的紧缩促使苏格兰三位化学家发明了氰化法,这种方法可以从低级别的矿石中提炼出黄金。1896年,非洲的金矿使用这种方法使世界黄金量突然大增,黄金数量的增加又导致了黄金通货膨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