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筠的思想历程(4)

北平和平解放后不久,清华重新开学,资中筠回校继续读书。此时时代的大背景已经转换,校园里时时回荡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的歌声,学生们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政治活动,清华里已经没有了安静的书桌。


开始思想有所触动是1949年的冬天,清华学生被组织到海淀农村参加土改复查,有几个星期和农民同吃同住。从来没有见过农村真实生活状态的资中筠震惊了,她发现被认为是富农的人都那么穷,破破烂烂的,根本不能和自己的生活比,“所以我开始感觉到很惭愧。我们凭什么来检查他们?虽然那时候还没有把他们拉出来斗,但是他们毕竟是被审查的对象,而我们就是因为有机会读了书,就好像是站在正确的立场。”这样,她开始为自己原来享有的优越生活感到内疚。一首土改歌曲《谁养活谁》更触动了资中筠的灵魂。在学校听政治学习报告,其中说,大概400个农民一年的生产才能养活一个大学生。所以,她越来越觉得自己是欠了农民的。

资中筠剖析当时的思想,“我对国民党并无任何好感,对旧社会也没有留恋,当时我们都认为社会黑暗得不得了,所以我想的只是逃避。我在中学的时候受像陶渊明等魏晋文人的影响很大,总想出世,远离政治。但是后来一想,我自以为是远离政治的,但是我要不要吃饭呢?我既然要吃饭,是谁养活我?这就产生问题了。我觉得,我好像没有权利自以为是地离开所有的政治。”

她开始转变了。以前对政治学习总想逃避,现在不反感了,能够听得进去了。最大的转变是抗美援朝。根据当时的宣传,南朝鲜在美帝支持下挑起了战争,而且放映了朝鲜人民受到侵略者残酷杀害的电影。资中筠接受了这样的论断:世界上分成两大阵营,不站队是不行的,不站在革命的一边,就是站在反革命的一边。于是,她和许多同学一起,积极报名参军。她的行动得到了父亲的支持。

回想当年,资中筠说:“我就从那个时候开始彻底转变。我确实是比较单纯,一旦认定了这个理,就按这个理走,义无反顾。”

尽管清华的学生90%都报名参军,最终批准的极少,外文系和工科的高年级都留下来,因为建设国家需要。留下的也都很自豪,自以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从此以后,资中筠对所有官方宣传都深信不疑,“觉得祖国前途光辉灿烂。”

就这样,一个青年完全“转变”过来了,但是她还要经受“考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