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午夜》风暴前夕(4)

对于广大的中国老百姓来说,使馆区就是第二个紫禁城;而对于30年代住在那里的洋人来说,这里就是个庇护所,即便是被幽禁在里面,他们的感觉也就像一位来采访的记者说的,是“水族馆里的鱼儿”,可以“在里面悠然自得地一圈一圈地游……忽闪着透明的大眼睛”。

使馆区内的流言就是日常生活。聊天往往从谁家的厨子更好,谁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假期打点行李准备回国开始,迅速就转到了谁和一起赛马的对手关系暧昧了,谁的妻子跟馆区门口的守卫不清不楚了。时不时还有更为黑暗的内幕爆出,那已经不是一般的言行不慎了。有人到了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后就丧失了道德航标,思想极其混乱。

有无数的地方都可以传播流言。那些奢华的夜总会、酒吧就是阴谋和流言的温床。在英国味儿浓厚而拘谨的英京夜总会里,只能身着正装礼服才能得到招待。侍者托着装满威士忌汽酒酒杯的盘子悄无声息地穿梭在客人中间。厚重的天鹅绒窗帘把窗外中国人刺耳的噪音完全挡住了。店里能看到两个月前的《泰晤士报》和《伦敦公报》。在豪华的北京饭店,一群养尊处优的人正品评着别致的饮料,伴着意大利乐手演奏的华尔兹舞曲翩翩起舞。

位于黑市边缘的顺利饭店则更为大胆,那里的酒吧也是人头攒动,里面提供生啤,时髦的马颈鸡尾酒和干杜松子酒。这里的主顾相对喧闹些——其实就是更加“杂”——他们是跟着白俄罗斯乐队奏出的爵士乐跳狐步舞。还有一家不得不提的就是六国饭店。

六国饭店是一座巨大的法式宾馆,位于使馆路和运河路的交界处,临近火车站。这个著名的酒店因为白天外交名流聚集而且晚上更是群英荟萃而广受欢迎。常常有一大批背景深厚的中国人或者是当地有钱的生意人的子女从巴黎或者伦敦归来而吸引一大批人簇拥到此。六国饭店一直也是人们把酒言欢的场所。在舞池旁边摆着一张张小桌子,让人们可以坐在温和的弦乐队旁边欣赏各式各样的客人。这里也是那些知识渊博、满腹经纶的中国通们的聚集之地。

不过,最近这些曾经熙熙攘攘的饭店和夜总会都有点冷清了,有时甚至几乎是空的。说实话,六国饭店和其他夜总会都有点过时了,就像使馆区本身大势已去一样。上海有着更好的酒吧,更好的一切。钱都流走了,权力也转移了。中国政府也早在十年前就搬走了。北平成了个历史遗迹,这个曾经的京畿要地现在离日本人的武器实在是太近了。这座城市,连同里面的外国人和他们的夜总会都成了历史的受害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