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解决问题的媒介
我下载完,当天看到这个数据后就发到微博上去了。谁知道一发就出事了。一个多月后北京市环保局找到我,让我不要发了,说这个数字不准,是错的。我就那个数据准不准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就跟他们去探讨,到底谁的数字不准?什么原因?量的方法到底是什么办法,为什么你的准他的不准。最后,越探讨越深,发现谁的数字都不准,两个数字都有问题。其实有偏差可以理解,有时候我们买个西瓜还称不准呢,你说在空气中PM2.5就能称得准?数字慢慢总会接近真实。
紧接着《华尔街日报》写了二篇文章,第一篇文章写北京的PM2.5对人体的伤害多严重,它的值多高,这里面提到了我,结果他们隔了十天半个月又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给我闯祸了。当时,我正好去见北京市环保局的杜局长,他的桌子上面把这篇文章翻译好了放着,一进门给我一个下马威,我一看中文翻译过来的稿件,把我也吓了一跳。美国人把咱们的PM2.5跟民主选举扯到一起了。文章说你看我们希望能够实行民主的价值观,现在终于在北京有个开发商叫潘石屹,在微博上发起了投票,问什么时候政府能公布PM2.5的国家标准。杜局长很生气的说你看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我一看领导生气了,就解释,我只是关心技术问题,怎么把我扯到这上面去了,你看美国人爱写什么写什么,咱不就为了关心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问题吗?
我说,我每天早上还没起床,就知道外面空气污染没污染,因为我老婆只要嗓子咳嗽的厉害我就知道污染厉害,我老婆咳嗽轻我就知道污染轻,我老婆不咳嗽我知道可能没污染。结果他说,你老婆能比得上我们这些设备吗?我就说,我也不是搞环保的,这方面的知识缺乏,我主要是听我老婆是否咳嗽。(笑)
我觉得我发这个数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意识到北京的空气污染多严重,但杜局长说:你发这个东西没用,最关键就是治理,你工地上就是PM2.5的大户,制造污染的大户,我们要怎么治理?我说这跟看病一样,先把病看清楚,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才有治理的动力。我给他说看病的事情,他就给我说了治疗的事情,基本上我们就是说不到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