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是你,其实你不是你》自 负(6)

当历史学家要对网络经济的繁荣做一个权威性的书写时,他们大概会说网络经济的繁荣是从1995年8月9日网景公司的上市开始的。《市场观察》的专栏作家约翰·辛奈尔说:“这次股票销售的成功,说明通过出售新兴网络公司的股票人们可以赚到大笔的财富,就算公司本身还没有任何的盈利,也没有关系……这次上市的成功让成千上万网景公司的早期投资者成为了百万富翁,他们中不乏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从硅谷到华尔街都因为这件事情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投资者们仅仅根据对未来巨大回报率的预期就愿意将钱投在一个还没有开始盈利的公司上,这一具有革命性的理念在当时开始被许多人接受,这也导致了大量基础薄弱、商业模式不成熟的新型网络公司的出现。“在网景公司上市前夕,从帕萨迪纳到皮奥里亚,许多老太太都纠缠着他们的证券经纪人询问到底如何才能买到即将上市的新兴网络公司的原始股票。”网景公司上市后成千上万父母级别的投资者都开始坚信,网络是走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并争先恐后地购买新兴网络公司的股票。互联网的出现让那些不上网的人也能够对科技行业进行投资,金钱也因此被虚拟化。以前人们把信用卡那块塑料片当做是使人同财富之间失去亲密联系的象征,但现在互联网让财富变得更加无形,旧金山的一位投资银行家对辛奈尔说:“人们认为它们会一直涨下去,无休无止。”就算没有任何金融或科技背景的人也不切实际地认为互联网具有无限的潜力,它能让我们都变得富有起来。天哪,这可怕的“非理性的繁荣”!

“显然,持续的低通货膨胀率意味着未来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更低的风险差额则意味着股票和其他生息资产(贷款、投资等业务形成上的资产)价格的走高,我们可以看到市盈率(衡量股价高低和企业利益能力的重要指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表现出来的反比关系。但是我们如何判断何时这种非理性的繁荣会由于过度发展而超过资产价值,从而突然导致长期的收缩……”这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1996年12月5日用他一向简洁的风格所作的演讲。其中提到的“非理性的繁荣”一词如此完美地点出了互联网经济泡沫时的问题,但许多人都没有记住这个词。当时他发出的是一个警告性的消息,但根本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完全被当做了耳旁风。互联网这口大火锅在继续不理智而亢奋地沸腾着,又持续了4年,到2000年3月10日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飙升至历史最高点5132.52点(2009年纳斯达克指数为2269.15)。然而几天之后,一记泡沫的爆炸声响彻整个硅谷,网络经济泡沫终于破碎了——网络股票一路狂跌,美国上市股票的总市值下降了7万亿美元,硅谷(干脆叫做傻瓜谷)有20万人瞬间失去了工作,其中包括我的好友克里斯,他公司的股票在一夜之间化为了乌有。的确,互联网向我们承诺和带来过巨大的成功,但它也制造了不少惨不忍睹的失败。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人们在飞向云霄时似乎根本不受地心引力的影响,但同样,当人们从天上掉下来时它也不会提供任何的缓冲。终于,人们从一个集体的噩梦中苏醒过来,还好,正如后来我们所看到的,人们所受的伤还不算致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