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e时代》从“丑小鸭”到“白天鹅”(5)

1999年,马蔚华接任行长,进一步明确零售银行战略和网上银行战略。招商银行建成并推出了网上个人银行、网上企业银行等若干网上银行核心产品,抓住互联网客户结构年纪偏轻这一特点,走进全国数十所大学推广网上银行业务。推广的效果远远超出预期,不久就有大学生在情人节从网上给女朋友买玫瑰花,这在当时互联网刚刚开始普及的情况下很有营销效果。在最传统的金融行业里倡导并采用信息技术,不仅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金融服务,也使这个当时规模不大的银行一时领风气之先,一举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技术领先型银行。

这是技术的力量,更是眼界和战略的力量。

很快,以网银为主的电子银行业务对于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巨大潜在价值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从1999年9月到2002年年底,也就是招商银行网上银行前3年的时间里,网上企业银行每月完成的现金结算量已经占到招商银行对公结算总量的22%(按金额)和13%(按笔数)。招商银行凭借网上企业银行给客户带来的资金结算和财务监管的及时性、便利性和安全性先后争取到包括摩托罗拉、爱立信、联想集团等大企业客户。网上企业银行成为当时招商银行公司业务的核心产品,是客户经理争取客户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而在网上个人银行方面,2002年网上个人银行大众版共完成各类交易约140万笔,金额约90亿元;网上个人银行专业版共完成各类交易230万笔,金额超过150亿元;B2C(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网上支付系统共完成支付交易130万笔,金额达到10亿元。

网上银行大大减轻了招商银行物理网点的业务办理压力。到2004年,招商银行网上银行的企业客户数近4万家,对公结算业务的15%和个人业务的80%都是在网上完成的。2006年,网上个人银行交易笔数累计达3500万笔,相当于200个营业网点的业务量,每年节省人力成本数千万元。招商银行零售业务规模同其他大行的差距,已经远远小于员工数量和网点数量方面的差距,网上银行帮助招商银行一举实现了“弯道超车”。

网上银行的成功很快就有了示范效应。中国的其他银行也纷纷奋起直追,开始建设自己的网上银行。如今,各家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都十分先进、便利,网上银行产品也都琳琅满目,网上银行的新业务、新产品、新服务层出不穷,不相上下。

当然,先发优势带来了先发品牌效应。借助技术创新的招商银行,作为一个知名金融品牌迅速得到了认同。业务网络化的结果是,一提到网上银行,人们自然就想到了招商银行;一提到招商银行,人们就想到了网上银行、信用卡和一卡通。

当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一批主动拥抱电子化的金融机构率先尝到了新技术工具的甜头后,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纷纷加入这场无声的“电子化战役”。尤其是网点稀少的中小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都把发展网上银行作为弥补自己网点不足的重要手段。于是,各类金融机构以各种方式,在以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渠道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金融军备竞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