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第4章(4)

美国的批评家很快便指责艾奇逊是出于一己私利为美国的政策进行辩护,力图掩盖国务院方面的错误。然而,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却认为,白皮书中披露的资料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美国已经陷得那么深。

在国会内部,白皮书激起了共和党人的愤怒。新罕布什尔州的参议员H.斯泰尔斯·布里奇斯说,白皮书使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确信“中国战争是输在了华盛顿,而不是输在中国”。加利福尼亚州参议员彼得威廉·F.诺兰、内布拉斯加州参议员肯尼·S.惠里,以及内华达州参议员帕特里克·麦卡伦(其人是一位与保守的共和党人保持密切联系的民主党人)与布里奇斯参议员一道宣称,长达一千零五十二页的白皮书是“在粉饰一项无所作为、一相情愿的政策,这项政策只能促使亚洲置于被苏联征服的危险之中”。

但奇怪的是,毛泽东实际上也把白皮书称做是一种粉饰,不过他说这种掩盖是在推卸美国政府失败的责任,它未能“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1948年8月,毛泽东为红色中国新华社撰写了四篇评论白皮书的文章。他在其中一篇评论中说,白皮书透露:“美国之所以没有大量出兵进攻中国,不是因为美国政府不愿意,而是因为美国政府有顾虑。第一顾虑中国人民反对它,它怕陷在泥潭里拔不出来。第二顾虑美国人民反对它,因此不敢下动员令。第三顾虑苏联和欧洲的人民以及各国的人民反对它,它将冒天下之大不韪。”

毛泽东也许比杜鲁门或艾奇逊想要承认的还要正确。不过,美国不干涉台湾的保证尽管遭到共和党人的谴责,但若不是爆发了朝鲜战争,人们还是有充足的理由相信美国会信守诺言。虽然一些共和党人极力反对,但是美国不干涉亚洲的基调直到北朝鲜人越过三八线、抗击共产主义的圣战思想占据支配地位之后才发生了变化。

尽管后来艾奇逊因向新闻俱乐部发表的那一篇“放弃”南朝鲜的声明而遭到许多批评,但他只不过是明确表达了一项美国既定的政策决定,而其他国家若是仔细注意,也许已经明白了这项决定。国家安全委员会1949年所做的一项研究与此尤其相关,该项研究概述了美国在远东——日本、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完全相同的“防线”。而且几乎在艾奇逊向新闻俱乐部发表讲话一年之前,麦克阿瑟在会见一位英国记者时就已划定了同样的防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