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第1章(1)

1950年的“六二五”

1950年6月25日凌晨,北朝鲜的共产党军队攻入南朝鲜,自此之后世界便发生了变化。这场进攻使得两年前因苏联封锁柏林而引起的对共产主义直接入侵西方的担心成为现实。它似乎证实,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共产主义企图征服的阴谋。这一广泛流传的阴谋不论是真是假,但其引起的忧惧却会使很多人支持麦卡锡时代对赤色分子及其支持者进行的政治迫害。这一恐慌使欧洲减轻了对德国军队的担心,并允许西德作为一个西方盟友重新武装起来。美国对这场进攻的反应确定了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共产主义世界实施的对抗外交手段,而这种对抗外交一直影响到美国在越南战争年代里所采取的政策。朝鲜战争为美国军事史上一位卓越的,但也是最有争议的领袖人物——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开辟了一个达到其事业顶峰的机会,同时也导致了麦克阿瑟突然一落千丈,过快地跌入其人生的低谷。朝鲜战争使美国人民历经了数周之久的参议院听证会,对美国该如何对待这场战争和共产主义进行审议。然而到朝鲜战争结束时,多年来一直支配着美国政策的有关全面胜利和善恶之间的这一冲突的简单事实,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说——尽管绝不是对全体美国人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令人沮丧的世界里,尚欠充分。

北朝鲜军队最初投入进攻的部队有七个师和三个独立分队,计八点九万人。他们分成六个密集的纵队,从三八线攻击南方。他们在战略和战术上完全实现了突然袭击。面对他们的是四个兵员不足的南朝鲜师和一个团,总计三点八万人,而且这些人并不都在前线。一些南朝鲜部队作为后备军驻扎在三八线以南远近不等的地方。由于没有人事前预料到这场进攻,许多南朝鲜士兵离队过周末假期去了。南朝鲜的另外四个师则分散驻扎在南部不同的地方。

北朝鲜人数量上占据优势,在战线上他们集中兵力,在一些关键作战地点其优势为五或六比一。北朝鲜人拥有的大炮是南朝鲜的三倍,并且几乎所有的大炮都比南朝鲜的大炮射程远。北朝鲜人可以站在反击炮火远远达不到的地方任意轰击南朝鲜阵地。

但是数量和炮火上的优势对于北朝鲜人来说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他们还拥有一种绝对武器:坦克。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已毫无疑问地证明了坦克突破敌人防御的突袭能力,但是在二战结束五年之后,由美国装备起来的南朝鲜人却没有任何阻挡坦克的武器——既没有一辆自己的坦克,也没有穿甲炮弹、作战飞机和反坦克地雷。这种情况实在异常。

北朝鲜人自己仅拥有一百五十辆坦克,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所动用的数以千计的坦克相比,这个数字显得荒唐可笑。但是由于很少受到阻挡,这些坦克便形成了一种无所不能、无坚不摧的力量。不论南朝鲜军队表现出什么样的勇气、献身和顽强的精神,在坦克面前都毫无作用。坦克本身是苏制T34型的庞然大物,重32吨,装有厚厚的钢板,外型轮廓低矮,携带有85毫米高速火炮。德国装甲部队司令海因茨·古德里安认为,正是这种坦克挡住了1941年对莫斯科发起的进攻,而当时坦克上只装备有一门76毫米火炮。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