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因素:业务性质和未来前景
定性因素强调最多的是业务性质和管理风格。这两点极其重要,分析师却很难作出明智的处理。业务性质这个概念包含着关于企业未来前景的总体看法。大多数人对于“好公司”都有相当明确的概念。这些看法建立在财务业绩,对该行业特定情况的认识,以及推测或偏见上。
1923—1929年的普遍繁荣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相当一批主要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这些行业包括雪茄、煤炭、棉制品、化肥、皮革、木材、肉类包装、造纸、航运、城市轨道交通、制糖以及羊毛制品。它们逐渐滞后的根本原因通常是竞争产品或服务的发展(如煤炭、棉织品、城市轨道交通),产能过剩和贸易方式混乱(如纸张、木材、糖)。在同一时期,其他行业的繁荣程度则远远超过平均水平,如罐头制造商、连锁店、卷烟生产商、电影、公用事业。它们表现优越的主要原因是不寻常的需求增长(香烟、电影),缺乏竞争或控制竞争(公用事业、罐头制造商),以及强于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连锁店)。
人们认为表现得比平均水平糟的行业就是处于“不利的状态”,自然而然要避而远之;而那些表现优秀的行业则处于“有利的状态”。这种看法是合情合理的,但这类结论可能往往是错误的。无论是一般行业,还是特定行业,异常好的或特别糟的情况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市场的矫正力量无处不在,它的存在能改变一些行业无利可图的状况,同时减少另一些行业的超额利润。
需求不断增加的行业可能会因供应增长更快而受挫,无线电、航空、电制冷、公交运输、真丝针织品等行业就是这样。百货公司在 1922年被看好,全凭它们在 1920—1921年萧条中的出色表现,但在随后的几年中它们并没有保持这种优势。公用事业在 1919年的大繁荣中因为成本高而备受冷落;却在 1927—1929年成为投机者和投资者的最爱;但到了 1933—1938年,对通货膨胀、利率调控和政府直接竞争的忧虑再次破坏了公众对它们的信心。另一方面,在 1933年,长期低迷的棉织行业突然比其他大多数行业更加快速地向前发展。
管理因素
我们认同选择“优秀行业”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应意识到这绝非易事。挑选精明能干的管理层也一样困难。对管理能力的客观测试并不多见,而且很不科学。在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必须依靠名望判断管理层的能力,但也可能出现盛名难副的情况。最能证明管理能力的证据就是在一段时间里企业的业绩比同行优秀,但这又把我们带回到量化数据的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