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机制的一环便是利用火车将所有的大香蕉园串连起来。因此火车在哥伦比亚人心目中的意义和我们一般的理解想象大不相同。我们说起火车,想到的多半是人坐的车厢。然而在哥伦比亚,火车主要不是给人坐的。如果一天有四十班火车,其中大概三十八班是载货的,而这三十八班里可能有三十班都是载香蕉的。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在《百年孤独》里,加西亚·马尔克斯为什么会写出永远走不完的,一节又一节的货车车厢从面前经过的鬼魅意象。
加勒比海沿岸的大部分居民都是香蕉公司的雇员,他们为香蕉公司工作,换来的薪水不是钞票,而是只能够在几家特定商店使用、换取一般日常生活所需物品的代券,这些商店当然是与香蕉公司有关系的殖民者开的,甚至就是香蕉公司的“关系企业”。这套严密的殖民控制,将种香蕉的劳力换得的收入,以垄断日用品贩售的方式再剥削一次。
严密的控制、层层的剥削,加上殖民者的傲慢,制造的长期不满终于在一九二八年年底激发了一场大罢工,罢工规模不断扩大,到后来几乎整个加勒比海沿岸区域的香蕉园都加入了。但大罢工最后却是以政府动用军队收场的,换句话说,政府动用国家暴力来帮助美国的殖民公司镇压、屠杀哥伦比亚的农民。
被称之为“香蕉大屠杀”的事件终结了大罢工,然而却没有人知道、没有确切的数字显示究竟有多少农民死于“大屠杀”。事件的官方报告和民众的常识认知南辕北辙,官方报告说,事件中一共死了九个人。如果只牵涉区区九条人命,那根本构不成“大屠杀”。当地流传的说法则是,大概有两三千人在罢工后消失了。
加西亚·马尔克斯登场
一九四八年四月九日遇刺的盖坦之所以能在政界崛起,就是因为他勇敢地突破禁忌,于一九二九年底,深入加勒比海“香蕉大屠杀”区域,一个一个访问当地居民,试图拼凑出“香蕉大屠杀”的真相。盖坦很有耐心地进行了地毯式的访谈,光是那样的用意与姿态,就感动了当地许多尚且惊魂未定的人。他们看到这样一个年轻人,不顾自己的前途,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坚持不断地问:到底“大屠杀”那天发生了什么事?加勒比海沿岸地区的人们对盖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借由他们的强力支持,盖坦一步步在政坛上升,经过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当上了自由党党魁,并且很有机会在一九五○年当选总统。
盖坦的背景及政治前途有清楚的方向。他以调查国家暴力与美国殖民公司的勾结起家,依赖在“香蕉大屠杀”中被屠杀、被伤害的加勒比海沿岸居民们的支持取得权力。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喜欢他,更有人痛恨他。因而在四月九日下午一点零五分的刺杀事件发生后,波哥大全城立刻流言满天飞,认定这应该是盖坦的政敌主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