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营销七堂课》1号店的放弃最优决策思维

1号店的放弃最优决策思维

近年来,因为在全国各地录制电视节目和旅行游学等缘故,我耗在机场和各种延误起飞的航班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为了把这些碎片化和不可控的时间利用起来,我养成了在机场购书阅读和在飞机上写计划书的习惯。

我购买的大多是工具书和哲理书,大多选择能引发我思考、知识面丰富和促进工作效能的书籍。

看到1号店创始人于刚的《放弃最优决策思维》,我觉得是对和时间赛跑在电商行业的重要性的论证。

于总提到,决策的速度对成败的影响不亚于决策的质量,甚至更重要!

他举了两个因为做到了快速决策而让1号店受益的案例,我想借来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案例:三年前,他受一个美国商务模式的启发,一个美国网站每天推出一个深度折扣的商品,吸引了大批的顾客每天来看,黏性极强。于是,他立即和公司合伙人刘峻岭在上班的路上做出了决策,马上召集相关部门开会,迅速开发、组货、设计市场推广方案,当晚上线“每日一款”,这个成了1号店日后的招牌。

第二个案例:去年,他在微博上看到英国领先的零售商——乐购(Tesco),在韩国地铁站推出Virtual Store(虚拟商店)的创意,并获得戛纳广告节大奖。

这个创意的创新之处,在于借助移动设备(手机),并利用室内定位技术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信息和特殊折扣服务。具体来说,就是乐购在地铁站的防护墙上安装了显示屏,显示屏上显现的是一个虚拟超市,里面陈列的所有商品都只是图片,貌似灯箱广告。顾客平时在乐购超市的实体店里看到的商品,都可以在显示屏上被轻松找到。他们只要打开智能手机上的摄像头,对准每件商品后附带的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QR)码进行扫描,QR码里包含该商品的品名和价格等数据——智能手机中安装的乐购的购物应用程序,就能直接将这件商品放入电子购物车。在顾客通过手机银行进行结算后,所购商品就会在当晚约定时间被直接送到顾客家中。

它和分众的商业模式有相似之处,就是把人们的“无聊等待”转化为“实际购物的时间”。

他想把这个创意复制到1号店,但当时困难非常多,首先要开发系统识别二维码,商品需要重新拍照以提高立体感和清晰度,需要和媒体谈广告位的档期,需要精选商品和决定价格,需要虚拟超市广告的设计和制作等。团队提出至少要几个月的时间准备,但他感到时间紧迫。他觉得一个好的创意,他能看到想到,对手也能看到想到,创意是现成的照搬就好,现在要比拼的其实就是执行速度。所以,他决定将这个项目的推出时间压缩至三个星期内,并制订了详细的执行计划将广告的档期定在三周后。

最终,这个项目在“北上广”如期推出。上线后,一号店的媒体关注度提升了4倍,品牌关注度提高了近3倍,“掌声1号店”订单数量提高了2倍多。他们将这种模式取名为“无限1号店”。

他总结,在决定决策成效的因素中,决策速度往往成为关键。再正确的决策若没有及时执行,最终都会丧失绝好战机。

自我营销何尝不是如此。在对的时间点,向对的人做了及时的自我推荐,尽管可能漏洞百出,不够完美,但那一瞬间的勇气和行动,却很可能会开启你一生的机遇之门。

《自我营销七堂课》读书网·在线试读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参见原书。呼吁您购买正版图书。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