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之上》第六章(11)

在大将军府行走得多了,经常能碰上关系图里的人,比如杨敞之流。杨敞本来就是霍光老部下,在他手下做过司马,后又被他提拔为搜粟都尉。王欣上任丞相后,御史大夫一职暂时空出来,霍光又想着,要不要将杨敞推到这个位置上去。

王欣做过一阵御史大夫,就进步为丞相,这位置也就格外吊人胃口,不少大臣纷纷行动起来,你跑夜路,我走门子,只想据为己有,为日后做丞相埋下伏笔。跑得最多走得最勤的地方,自然是大将军府。只有这个神秘的地方,才决定得了你的进退沉浮,别处包括皇宫和组织部门,都管不了用。

霍光应付着这些跑关系的人,记起前次平定刘旦后论功行赏,不少人升的升官,晋的晋爵,唯有杨敞什么也没捞着,得补偿一下他才是。老让老实人吃亏,似乎也不地道。做领导的就要善于搞平衡,手下管着那么多人,一些人好处得尽,一些人什么油水都不沾,就不公平了。领导不公平,谁还死心踏地替你干事?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霍光准备将御史大夫安排给杨敞。

不料反对声一片,说杨敞连都尉都不称职,国难当头,背着手躲在后面看热闹,不给予严肃处理,算便宜了他,哪还有提拔重用的理?何况御史大夫执掌监察司法大权,杨敞这种前怕狼后怕虎毫无原则性的软蛋,更不能担此重任。

偏偏霍光看中的就是杨敞的胆小和毫无原则性。这种人的优点是,要他圆就圆,要他扁就扁,摆在那里放心。于是顶着压力,让杨敞做了御史大夫。

霍光定了的事,无人能否决,大臣们只得转而佩服杨敞,对他刮目相看。上朝时碰上这位新任御史大夫,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说:“杨大夫哪,还是你老人家有政治头脑。”

杨敞仍是那副憨厚样子,嘿嘿一笑:“过奖了,过奖了,我老杨本是愚笨之人,只知一个心眼跟皇上和大将军干,哪像各位聪明绝顶,这么有政治头脑?”

大臣们嘴巴张得宽宽的,一时出不了声。只好背过身去,悄悄掴自己嘴巴。还要自作聪明,批评杨敞没政治头脑,其实最没政治头脑的,原是你们这些浅薄之徒。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