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堂》大卸八块读书法(2)

当然我李敖得天独厚的一个条件是我的眼睛,我看了这么多书,可是眼睛近视跟老花程度没有超过两百度。换句话说,我的眼睛非常好。我坐牢的时候,到了夜里灯光暗淡得不得了,屋顶上一个孤灯照着你,这个灯还是你不能控制的,因为屋顶很高,你够不着它。在这种灯光下怎么样看书呢?想办法啊,那时候我们买的奶粉不是铁罐装的,是银纸包的,我就把这些银纸铺平贴在墙壁上,这样可以折射一部分灯光,增强头顶上的灯光效果。我们不能够凿壁偷光,但能想出办法使日光灯的光线稍微强一点点。就是这样艰苦的情况下天天晚上看书,我的眼睛也没有看坏。

可是看了这么多书,如果你不能够驾驭它,看多了只是累赘,变成什么呢?大沙漏。换句话说,看多少流失多少,不能够把它保存下来。我曾经很不礼貌地私下里跟我的同学挖苦过我一个老师姚从吾a,他是北京大学的历史系主任,到了台湾以后在台大做历史系教授。他是辽金元史专家,常常做一些读书计划,我给他做助理,所以跟他颇有私交。有一次我开玩笑说,老师啊,你这些计划全部做完要活两百岁才可以。为什么?计划太庞大了,可是执行起来很没有效率。

姚从吾怎么读书呢?我私下里跟我的好朋友说,姚老师看书的方法就像一个狗熊进了玉米园,“啪”,掰下个玉米夹在胳肢窝底下;“啪”,又掰个玉米夹起来带走;“啪啪啪”忙了一晚上,最后带走的只是一根老玉米,其他努力都流失掉了。他以为夹了很多玉米,事实上只留下一个。换句话,我的老师姚从吾教授吸收了很多东西,可是吸收以后他不能控制,不能把它保存下来,结果再吸收新的学问时,已经吸收到的就不断流失、流失……整个循环就是一个沙漏。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读书方法不好,读书完全凭记忆力是不行的,因为记忆会慢慢淡化。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