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红利》走向消费大国的转型与改革(17)

3.发展阶段与投资消费关系的动态调整

从凯恩斯的“三驾马车”分析框架出发,投资、消费、出口同时成为短期经济增长的动力。但“三驾马车”之间也需要有基本的动态平衡,尤其是投资消费关系。投资过多,无疑带来消费不足下的产能过剩,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投资不足,也不能满足正常的消费需求,形成消费抑制,从而也带来生产的不可持续。但投资消费最优关系是什么,则具体取决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1)国际经验表明,投资消费变化与发展阶段和经济周期有密切关系。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看,投资和消费的关系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当一国的人均GDP水平极低、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时,投资率很低、消费率却很高;当一国的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后,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实现工业化的任务开始显得非常急迫,会出现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城镇化建设和企业投资,这时投资率就会上升,而消费率会下降;当工业化、城镇化基本完成,经济进入发达阶段后,投资率将下降,并与消费率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总之,在不同阶段消费与投资的比例是不一样的,且往往表现为此消彼长的关系。必须适应当时的条件,保持经济发展的基本平衡 李德水.关于消费与投资关系的思考[N].中国信息报,2012-06-04.。

从经济周期看,如在经济上升期间,产品需求增加,企业投资于厂房、设备、招募员工,在乘数效应作用下,投资使得收入倍增,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收入增加必将引导生产投资的再增加,从而不断地刺激消费增长,使本来就过热的经济再次升温,最终产生膨胀和泡沫。反之,在经济衰退期,如果减少投资,消费也在锐减,本来衰退的经济更雪上加霜。由此可见,消费与投资都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二者具有联动效应。同时, 消费与投资的规模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区域,否则就会引发负面效应 孟昊.消费与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11).。

(2)生存型阶段较高的投资率有合理性。过去30余年,我国投资率偏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当我国还处于生存型阶段时,产品短缺,尤其是私人产品短缺成为最突出的矛盾。要在短期内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大社会供给,由此要求比较高的投资率。从工业化进程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从市场导向的工业化起步,经历了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目前进入到工业化后期。在初期和中期,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企业扩张经营、技术创新改造等确实需要较高的投资来支撑。

(3)随着发展阶段变化,继续保持高投资率将积累越来越多的弊端。一般来说,本期增加的投资,既会扩大当期的总需求,也会增加下一期的总供给,但最终将形成产能。如果投资率长期偏高而消费率长期偏低,没有与投资率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就会使投资增长失去最终需求的支撑,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严重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当前已经进入到发展型新阶段,从工业化角度看,也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投资的长期快速增长,尤其是长期超过消费的快速增长,使得积累的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加入WTO,使我国可以通过全球市场消化过剩产能,但未来5~8年全球经济仍将呈现低迷状态,如果国内消费无法启动,长期积累的产能过剩将有可能被迫以强制出清的方式来解决,由此形成典型的生产过剩危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