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家事》5.父亲轻生之谜(4)

有关先母事迹,愿在此补述一二,免得以讹传讹,或以为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竟有一名悍妇蛮妻。儿女之心,人皆同之,想读者不以赘言为怪。 

·家世及联姻经过

外祖父潘公祖彝,曾中秀才,在家中为独子,并兼祧数房。中了秀才以后,他无意仕进,居乡读书课徒以娱亲。先母幼承庭训,知书达理,为莫外祖母所激赏。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先嫡母莫氏逝世,遗下三个哥哥潜明、高明、贞明,大的仅九岁,小的不足三岁,当时亲友均劝先父续弦,以主中馈,莫外祖母力主以先母潘氏为继,且自为大媒。

次年正月,先母来归,三月,父亲携眷北上,莫外祖母随行赴京。先母事之如所生,莫外祖母在京居住一年多,看到先母对待前房之子有如己出,始放心回到原籍老家。

·与莫外祖母的一段渊源 

莫家世居海宁城北约五里地之春富庵镇,至外祖父时尚称莫百万。外祖父早逝,遗下莫氏母亲及一幼子,时莫外祖母年仅二十七岁。稍后幼子又夭,莫外祖母伤心之余,亟欲立嗣,以保产业,但本姓中多属无赖子弟,决心向贫苦人家领养两子,即大舅父与五舅父。家中财产并未因已立嗣而保全,同姓子弟欺凌孤儿寡妇,而掠夺其产业,最后连住宅亦被夷为平地,而致赁屋居住,靠几亩薄田糊口。

莫外祖母自莫氏母亲适先父后,全副精神寄托于女儿身上,不想唯一可寄托的女儿,忽然病故,先父刚逾而立,诸子皆幼,为先父物色继室,老人家比谁都关心。

先母来归后,每月送与莫外祖母零用若干。居上海时,有便人回乡,必带些莫外祖母喜吃的山楂糕、粽子糖、香菇等物,此外衣着日用如有短缺,必托人从上海带回。有时先母返乡省亲,亦必接莫外祖母到潘家同聚。

莫外祖母年事渐老,依家乡的习俗,必须预制寿衣寿材。先母特为她订制上等的寿衣寿材。可是她的孙辈,都不长进,曾数度把她的寿衣当掉,每次都是先母替她赎回。此后她就再三叮嘱先母,在她百年之后,务要赶回替她治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