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家事》3.与罗振玉先生侨居日本

3.与罗振玉先生侨居日本

辛亥革命后,父亲随罗振玉先生和罗的女婿刘季英(《老残游记》作者刘鹗之子),携家带眷,东渡日本。父亲带母亲、四个哥哥及两个仆人共八口人,于1911年11月27日从天津搭日轮“温州丸”抵神户,暂居在日本京都乡下田中村。次年4月移居京都吉田町神乐冈八番地。八番地面临青山,地甚幽静。

侨居日本时,父亲的主要工作是为罗振玉整理从国内运去日本的藏书及古物。父亲与罗朝夕相处,相互切磋,也结识了几位外国学者,受益颇多。当时父亲主要的著作除《宋元戏曲史》(初名《宋元戏曲考》)一书外,另集两年所作诗二十首成册,名曰《壬癸集》,还与罗振玉合著《流沙坠简》,并写《殷墟书契》两卷译文等。

父亲早年初到上海时,同时也在罗振玉创办的东文学社就读,受业于藤田丰八等。后来《时务报》因戊戌变法失败而被关闭,罗振玉将父亲引介入东文学社,负责庶务,免交学费,因此得以半工半读。

东文学社除教授日文外,也传授英文、数理化学等科。父亲从日本教师田冈佐代治的文集中学得有关德国哲学家康德、叔本华等西洋哲学。

1899年安阳小屯发现殷商甲骨文,此后,父亲也开始研究甲骨文。1900年,庚子事变,东文学社停办,罗振玉应张之洞之邀,前往武昌担任农务局总理兼农校监督,父亲应邀担任武昌农校日籍教员翻译。当年底,父亲受罗振玉资助,前往日本东京物理学校学习数理,次年归国。当时正值张謇先生创办通州师范学堂,经罗振玉推荐,父亲遂受聘担任教师,讲授心理学、哲学、伦理学等科目,因此得以进一步阅读康德、叔本华的著作。

1904年,罗振玉在苏州创办江苏师范学堂,父亲前往任教,继续钻研西方哲学思想,撰写许多有关西方哲学的文章。父亲在江苏师范学堂讲学约一年,次年随罗振玉之辞职而去职。

1906年春天,父亲随罗振玉到北京,仅数月,祖父去世,父亲即归返乡里守制,在家继续撰述。

父亲在家一年后,又于1907年4月前往北京,结识学部尚书兼军

1904年任《教育世界》主编时的王国维。《教育世界》为中国最早的教育刊物,1901年5月由罗振玉、王国维创办于上海

机大臣荣庆。不久,父亲即受推荐在学部行走,担任学部图书编译局编译,负责编译及审定教科书。

这时,父亲发表《三十自序二》,说明他的兴趣已从哲学转向文学,并有志于戏曲之研究。次年开始在《国粹学报》发表《人间词话》。

1926年(左)、1933年(中)、1940年(右)版《人间词话》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父亲携带全家,与罗振玉一起避居日本。此后四年在日本继续做研究与撰述,治学方向转攻经史小学。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