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之渡过金沙江而仅凭此6只破烂之船,国人未目睹此或不信之。但事实红军确仅仅靠这六只破船以渡江。当然红军之所以能如此从容渡江,最大原因,是由于南京军、滇军中了它的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故有充裕之时间渡过全部人马。而且全部渡完两天之后,追军才到,所以掉队落班者亦极少。但另一个原因,则因红军之渡河技术,有极好的组织。
试想,如无较好的组织,则在渡河时,人马拥挤,一不小心,小船即可翻身,而船只有损失,即将延长渡河时间矣。故红军在各方面之组织能力,确远优于南京及各省之军队。陈云假托“廉臣”这么个“小百姓”的眼光,记述了当时鲜为人知的红军长征,由于陈云是长征的亲历者,他又善于抓住种种细节,所以写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极具可读性。可以说,这是一本比美国记者斯诺的《西行漫记》早面世一年多的书,1936年7月当斯诺到陕北采访时,陈云此书已在巴黎和莫斯科公开出版了。
果真如同陈云所料,这本以“小百姓”身份写的书走俏于当时的国统区……
我由此注意起陈云的种种笔名和化名。
陈云此名,是他的本名。前已述及,因他从小过继给舅舅,而舅舅姓廖,所以改叫“廖陈云”,又写作“廖程云”。
1929年,陈云在中共江苏省委工作期间,用“廖仲仁”为化名,党内简称为“廖”,这便源于舅姓。
此后,1935年,当陈云到了苏联之后,曾用笔名“廉臣”。
1936年12月,陈云受共产国际特派,准备前往新疆时,化名“施平”。
1937年4月,陈云从苏联回国后,负责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工作,化名“史平”。
显然,这“史平”是“施平”的谐音。他曾以“史平”为笔名,发表过散文《一个深晚》。
此外,陈云还用过许多化名,诸如“陈明”、“成云”、“金生”、“廖陈氏”等等,总共十几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