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名义上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主持,而实际上则是由共产国际代表米夫说了算。
会议颇为奇特,既然是中央全会,理应是中央委员出席,然而出席这次会议的37名代表之中,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共委员为22人(内中中央委员14人,候补委员8人),其余15人为列席代表。这些列席代表中,便包括王明、博古等。尽管王明、博古等连中央委员都不是,却成了米夫筹谋安排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自从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之后,王明在米夫一手扶植下,显山露水了。
王明竭力反对当时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周恩来。王明散发了《两条路线》(也就是后来经过增订的《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而斗争》)小册子,把攻击的矛头直指周恩来和瞿秋白,认为他们是“右倾机会主义”,实行“调和路线”。王明提出召集紧急会议,改组中共中央领导。
罗章龙当时也很活跃。虽说他与王明存在尖锐矛盾,但是他在要求改组中共中央领导这一点上,是与王明一致的。罗章龙认为瞿秋白、周恩来、李立三“均是不堪教育的”,而向忠发、项英、关向应、邓中夏、贺昌、罗登贤等“亦须离开领导机关,施以严重的处罚”。
米夫在上海分别会见了王明和罗章龙,提出立即召开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反右倾”。但是米夫支持的是王明,而不是罗章龙。于是,在会上,罗章龙和米、王明之间,发生了激斗。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全称是“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四次全体会”。这“扩大”,把不是中央委员的王明、博古都“扩大”进来了,而且他们居然跟中央委员们一样拥有表决权!
六届四中全会批判了瞿秋白,批判了李立三,改选了中央委员会。现存于中共中央档案馆的中共六届四中会议档案中,那中央委员名单一望而知是周恩来亲笔所记。
在六届四中的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中,不见“廖程云”,却在“补选的中央委员”的名单中,见到“黄苏”。这“黄苏”,其实就是陈云的化名。这样,陈云由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升为中共中央委员。这时,陈云不过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