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智慧》稷下学宫(1)

战国时期不仅呈现出各个学派思想激烈碰撞的百家争鸣现象,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门学术机构,这就是齐国的稷下学宫。

“稷”是齐国都城临淄城的一座城门的名字,“稷下”,是指在临淄城的稷门附近,齐国在这里设立的学宫,称“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始设于齐桓公田午在位时。齐国历史上存在过两个齐桓公,一位是春秋五霸的第一位齐桓公(?—公元前643年),另一位就是这位齐桓公田午(公元前400—前357年)。

齐国始建于西周初年,是帮助周朝灭亡商朝的大功臣姜子牙的封国。到春秋末期,齐国的贵族田氏篡权,从此齐国由姜姓吕氏转到了妫姓田氏的手中,史称“田氏代齐”。前一个齐桓公出自姜姓,建立稷下学宫的齐桓公却是田氏齐国的第三位国君。

关于后一位齐桓公的死,还有一个故事。

战国时的名医扁鹊有一天见到齐桓公,对他说:“您现在有病,还在皮肤的纹理中,但如果不治,恐怕会越来越严重。”齐桓公说:“寡人没病。”等到扁鹊出去以后,齐桓公对身边的人说:“医生就是这样,想给没病的人治病,以体现自己的医术高明。”

过了10天,扁鹊再一次见到齐桓公,说:“您的病现在已经进入骨肉和皮肤里,如果不治,恐怕还会严重。”齐桓公的回答还是那句话:“寡人没病。”又过了10天,扁鹊对齐桓公说:“您的病在肠胃间,不治的话,将更加严重。”齐桓公很不高兴地没有理睬他。又过了10天,扁鹊远远地看见齐桓公,就赶紧走开了。

齐桓公派人问他为什么,扁鹊说:“病在皮肤的纹理中,是汤熨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是针灸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肠胃里,是火剂汤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所管辖的部位,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又过了五天,齐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齐桓公就病死了。

但正是这位齐桓公在位时,创办了稷下学宫。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