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智慧》阴阳家(1)

阴阳家是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之一,主要流行于战国至汉初,因其思想与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相结合,并以此来解释社会人事,所以汉代的学者们称之为阴阳家,又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阴阳家虽然定型于战国时期,但其思想的渊源却极其古老。阴阳家最为核心的概念阴阳,最早见于《周易》一书,同时也是在此之前成书的《连山》、《归藏》二书的核心概念,由此上溯,阴阳观的出现,甚至可以追溯到中国有文字之初,甚至是汉字产生之前。阴阳家另一个核心概念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这篇文章相传是箕子为周武王讲述治国之道的记录,如果这种说法可信的话,五行观恐怕早在周朝以前就已经存在了。

阴阳家的学说涵盖面极为庞杂,一方面,包括天文、历算、地理、动物等早期科技知识的萌芽,中医学的理论也可以上溯到阴阳家的学说;另一方面,也与占卜、算命、择吉等迷信术数的东西存在密切的联系,充分体现着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巫术与科学一体的现象。

阴阳家的学说无关乎国计民生,因而也就不存在是否成为官方学说的问题,但因其研究的内容存在很强的可操作性,也一直成为当时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国君占卜的史官和巫官,应该视为后代阴阳家的前身。出于同样的原因,阴阳家在民间的影响更大。

战国时期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是邹衍。也是发展至邹衍时,阴阳家才不再完全依赖阴阳家传统的术数类的手段,而是形成思想性的内容,上升为一种学派。

邹衍(约公元前305—前240年,一说公元前340—前260年),又作驺衍,齐国人,曾在齐国的稷下学宫讲学,早年学习过儒家学说,后来改学阴阳家,并提出大九州思想和五德终始思想,此后去过燕、赵、魏各国,所到之处,受到各国国君的高度尊重。因为邹衍的著述主要讨论天事,当时人称他为谈天衍、谈天邹。但是其著作却早已全部失传了。

邹衍提出的大九州思想,更像是一种地理学观念,显然受到了传统阴阳家有关地理知识或学说的影响。

邹衍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这一概念在古代一直被使用。邹衍认为,儒家学者所说的九州,也就是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根本算不上九州,都是在赤县神州以内。像赤县神州这样的地理区域共九个,合起来才构成了他所说的大九州中的一州,周边有大海环绕,无论是人和动物都不能迁徙到此之外。天下是由大九州构成的,在大九州之外,有瀛海环绕,瀛海之外,就是天地交界之处了。邹衍认为,儒家学者所说的中国,实际不过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而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