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智慧》兵家(1)

在战国时期,法家在官方占据着显要的地位,儒家、道家、墨家在民间拥有众多的支持者,成为战国时代的四大“显学”。但除此之外,活跃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的思想派别,我们至少还可以举出兵家、纵横家、阴阳家,也还有一些其他学派在民间传播,他们共同造就了战国时代这一中国轴心时代思想文化方面的辉煌。

需要指出的是,儒家是通过提倡私人办学,建立师承体系,以师生关系为纽带形成一种社会团体,墨家干脆就建立起有着严密组织的社团,在组织方面据有优势,这是保持其民间影响力的重要因素,而其他学派都不具备这样的特点。我们下面所说的学派,其中的代表人物之间往往并没有师承关系,只是后人将同类的著名人物归纳为一个学派而已。

兵家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之间混战不止,战争成为事关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在实战中成长起来的军事家纷纷著书立说,一个研究军事理论及相关问题的学派——兵家,也就由此应运而生了。

相传,兵家的始祖是在渭水之滨钓得周文王的姜子牙,他善于把握时机,主张攻心为上,这些都是后世兵家思想的基本原则。但是,作为先秦时期的学派,兵家最早产生于春秋时期,早期的代表人物有孙武、司马穰苴(ráng jū);繁荣于战国时期,代表人物有孙膑、吴起、尉缭等。西汉初年的张良等人,也可以归入兵家。兵家的思想源于丰富的军事实践活动,是军事家对战争和带兵经验的总结,由此形成一系列关于战争观念、治军原则、战略原理、战术指导以及军事哲理的理论,是我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军事思想财富。

提到兵家,所有中国人都会马上想到孙子。在中国古代,他被奉为兵圣;在现代,他又被称为东方兵学鼻祖。

孙子,本名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他为孙子或孙武子,出生于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孙子的具体生卒年现在还说不大清楚,只知道他是与孔子同时代的人,要比孔子略晚。孙武本来应该姓田,他的祖父田书是齐国的大夫,因为攻打莒国有功,齐景公赐姓孙,封采地于乐安,此后,这一田姓家族才改姓孙。

公元前532年,齐国内乱后,孙武来到南方的吴国,他的名著《孙子兵法》应该就写成于吴国。公元前512年,由于伍子胥的推荐,吴王阖闾任命孙武以客卿的身份担任将军。公元前506年,吴楚大战开始,孙武指挥三万吴军千里远袭,深入楚国,五战五捷,最后攻克楚国的都城,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在打败楚国之后,孙武发现吴王阖闾越来越骄奢淫逸,于是辞官隐居。关于孙武的晚年,史书中没有留下任何可靠的记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