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亿种活法》1957-1965报业彷徨:忽右忽左(1)

1957-1965报业彷徨:忽右忽左

1956年上半年,党中央提出“双百方针”,报纸活跃起来,犹如中风后逐渐恢复的病人。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知识分子以为重回“人民内部”,更活跃了。报纸也提供了相应平台,譬如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方向之一就是“开展自由讨论”。费孝通的名文《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就发表于该报的笔谈专栏。

早春似乎真的到来了,《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一时间成为“大鸣大放”的重镇。知识分子们从各个角度向党和政府“开火”,建言献策,尖锐大胆,饱含情感。传统报纸外,民间的大字报也兴起,帮助我党整风。如北大的“民主墙”,被誉为中国的“海德公园”。

好景不长,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标志着对“右派分子”开始反击。稍后,《人民日报》又发表系列编辑部文章,批判《文汇报》《光明日报》等报纸的“资产阶级方向”问题。

随后,包括《文汇报》总编徐铸成在内的许多报人被划为“右派”,包括费孝通在内的许多曾于报刊发表“鸣放”言论的知识分子也遭受迫害。在“反右”扩大化中,许多人甚至只因为单位需满足“指标”,就被打入另册。

这是建国以后第一次大规模的言论灾难,以报纸亮出开放姿态为始,以各界噤若寒蝉为终。

毛泽东对这种鸦雀无声的状况有着奇怪的态度。1958年1月,中宣部编印的《宣教动态》的一篇文章反映:“有些同志谨小慎微,不敢说话。左派不愿替报纸写稿,有点踌躇。中中和中右,不敢沾报纸的边。”毛在3月15日对此文写下批语:“为什么知识分子不敢讲、不敢写呢?我们人民的自由已被压死了吗?”4年后,1962年3月,毛在一次会议上又说:“从前老是讲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事实上没有实行,言者还是有罪。右派猖狂进攻,不得不反,你不反怎么办呀?但是带来一个缺点,就是人家不敢讲话了。”

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报纸也随之成为“吹牛大王历险记”。当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乘风破浪》,提出要用15年的时间,超英赶美,从此掀开报界“放卫星”的序幕。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