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的智慧》平衡之道(5)

◆ 诚实有错吗:冷酷真相与善意谎言的平衡

隐瞒病情的医生

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的杰罗姆·罗文斯坦医生照顾 N先生的健康约 10年了。N先生是一位生于匈牙利的律师,年过 70岁但仍在工作。在抗生素对 N先生持续的咳嗽和发烧无效后,罗文斯坦医生为其安排了 CT扫描,结果发现患者肺里有肿瘤,而且是恶性的,病情已到了无法治愈的地步。罗文斯坦医生把这一切告诉了 N太太。她马上说“你不能告诉他得了癌症”罗文斯坦医生与之争论了几句,但她坚持说“我绝不会把诊断结果告诉我的丈夫。”

“我试图说服她,”罗文斯坦医生解释说,“保持我与N先生之间的坦诚关系很重要。如果随着病情的发展谎言被揭穿,我就很难再为他看病了。”但N太太毫不妥协。她丈夫一生经历过很多次人生低迷期,她担心若得知自己罹患癌症,他将因此而倒下。她向罗文斯坦医生保证,如果他只告诉 N先生他建议的方案是“下一步治疗所必需的”,那么她丈夫会依从的。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早已为医生立下了誓言,即医学的基本原则:首先,不要带来伤害。从历史上讲,医生被灌输的职责就是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来判断对患者什么最有益,什么伤害最小。这种职责即我们所谓医德中的仁心之术,但这并没有解决医生应向患者透露多少真实病情的问题。医生应该告诉患者实情吗?

近来,在医学界有一种担忧开始广泛蔓延:人们担心告诉患重病的病人实情会对他们有害。在此情况下,告知实情可能就意味着放弃病人。但在 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里,大多数医生(罗文斯坦医生亦在其中)开始强烈支持告诉患者真实病情及生存几率。不知情会对病人造成伤害,他们将因此无法料理后事、与亲友道别、选择接受照顾的方式或做出结束生命的决定。不诚实还会破坏医患之间最基本的信赖,而好的医疗保健正基于这种信任。

罗文斯坦医生说,做这样的决定从来都不轻松,“没有一种统一制度或万能法则可以取法”。我们“无法也不应该回归到患者对病情知之甚少、一味听从‘最了解情况’的医生的年代,虽然那也只是不久前的事”。但他还清楚,有时“家长式作风”极其有助于把工作做好。 “‘真相’和‘事实’不像色彩斑斓的大理石那么具体、那么容易定义,并不是把决定权交给患者,他就可以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他意识到,对于某些患者,“谨慎地运用真相可能更适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