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悖论》购买知识(1)

如今,一份典型的大学概览跟百货公司提供的商品目录大同小异。大多数学院和大学都标榜选择自由高于一切,而现代高校就是知识的购物中心。

一个世纪以前,大学里大部分都是固定的课程。在那时,教育并不仅仅是传授一门知识,而是要培养具有普世价值和个人抱负的公民。大学最重要的课程通常由校长来教授,这堂课必须浓缩学生在各个领域所学习到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这门课程上学到,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社会成员,应该如何运用大学学到的知识过上优质生活,成为一个有道德感的人。

这种情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的大学里没有固定的课程,也没有共同的必修科目。学校不再教学生应该如何做人,现在谁还会听你说什么是“好生活”呢? 35年前我读大学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要在前两年完成必修的通识课程。我们有一些选择,但选择面很窄。此外,每个系都设有入门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本系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要是你跟一个不认识的同级生聊天,最起码可以聊一下你们一起上过的必修课。

如今,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了多种不同的“产品”和证书,甚至会鼓励学生像消费者逛街购物一样到处逛逛,直到发现自己心仪之物为止。学生可以“购买”任何他们想要的知识,而大学则提供任何学生所需的“产品”。

在一些名校里,这种“大学 =购物中心”的观点被发展到了极致。刚开学的几周内,学生可以“试用”这些商品,随便走进一间教室,坐 10分钟,看看教授长什么样子,然后就走掉。往往教授一句话都没讲完,学生就跑去其他教室试听了,进进出出就好像逛商场一样。“你只有 10分钟时间,”那些学生好像在对教授说,“赶紧秀一下你有什么本事,使出你的看家本领吧。”

20多年前,哈佛大学曾因学生没有足够的共同学习体验而感到沮丧,于是提出了通识教育,确立了一套核心课程。而如今,学生可以在必修的 7个不同领域中各选择至少一门课程,总共有超过 220门课程可供选择:“外国文化”32门,“文学与艺术”“历史研究”44门,58门,“道德思想”和“社会分析”各 15门,“定量分析”25门以及“科学”44门。在这种情况下,任意两个学生选过同一门课程的概率有多高呢?

在高阶课程方面,哈佛提供了约 40个科目。对于那些有跨学科学习兴趣的学生来说,这 40个科目可以组合成几乎无穷多的双学位。要是学生还是不满意,他们还可以量身定制自己的学位计划。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