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第七章 中国和冰岛(1)

第七章 中国和冰岛:为什么它们的命运截然不同

2007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冰岛也是最为惨烈的受害者。冰岛地处北极的边缘,人口只有32万,与罗马或者米兰一个区的人口相当。

对这么一个小国破产的根源进行研究是否有助于我们理解远在千里之外、人口众多的中国领导人在1989年所做出的选择?冰岛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个独特的角度,对柏林墙倒塌之后选择走新自由主义道路的另一些国家所遭遇的困境和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呢?

中国与冰岛这两个貌似截然不同的国家虽然在历史和地理位置上差距甚远,但是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联系,那就是现代化的新自由主义之梦。

粗看之下,中国和冰岛两个国家毫无相似之处,但是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很多共同点。在20世纪下半叶,这两个在历史上都曾经遭受殖民屈辱的国家均希望通过自身对现代化的追求获得重生,一洗过去的耻辱。两国人民也均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在过去的数个世纪中,两国一直保持了与世隔绝的状态,而内部却维持着稳定的平衡。这一直是他们引以为傲的事实,但却被殖民者无情地破坏。这种国家的自豪感似乎称之为原始的自豪感更合适,它充斥着整个国家,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如此。每个人首先是其所信仰的社会现实的一部分,然后才作为一个人而存在。这种信仰的坚持甚至发展到了盲从的地步而不能自拔。了解了这样的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两国人民会选择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原则作为准则,这对他们而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两国在经济层面上也有相通之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和冰岛均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虽然政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两国在经济上仍然一贫如洗,以农业为主,缺乏现代化工业。对自身的落后,两国均有清醒的认识。当然,对于这种情况,殖民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冷战时期,两国一直试图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当时,两国均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事实证明这条路行不通。当时毛泽东发起了“大跃进”、“大炼钢铁”,试图以此种方式在短期内实现实力的提升。历史证明,走得越快,跌得越惨。

此外,两国还有一点十分相似。在20世纪80年代,两国都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巨大的变革之中,必须对其工业政策、在全球化中扮演的角色重新定位。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微妙的过程。当时世界发展风起云涌,两国都被卷入全球化的大潮中。最终,中国和冰岛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