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传奇》破冰之举,拯救蓝婴(11)

塔西格、布莱洛克和托马斯等人的故事后来被导演约瑟夫·萨珍(Joseph Sargent)拍成了电影《神迹》(Something the Lord Made,又称《天赐良医》),于 2004年,即该术式创立六十周年之际上映。影片艺术地再现了六十年前的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性命堪忧口唇青紫的患儿,在分流建立之后即转为粉红。需要指出的是,该片中托马斯的贡献被大大地加强了,他成了贯穿影片始终的关键人物。这一处理从艺术创作上来说无可厚非,但从历史的真实性来看,读者朋友们应该清楚,塔西格才是这一事件真正的核心人物。

丹顿·阿瑟·库利认为,1944年11月29日第一例B-T分流手术的成功,是心脏外科的正式开端。然而历史终究是要由人来解读的,我们是否可以将1896年德国医生雷恩成功地进行心脏外伤的缝合当做心脏外科的开端呢?

抛开这种不易厘清的争议不说,显而易见的是,那种被动的偶发的对心外伤的处理,跟后来常规进行的计划内的心脏外科手术自然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以普通人的常识来说,心脏受了外伤,而能活着被送到医院接受救治,这种事显然不会是医生经常遇到的情况。倘若这种病例一直是这样偶然零星出现的,恐怕外科医生很难在这方面积累足够的经验,更别说总结出有普遍适用性的医学规律了。

然而,近代两次世界大战制造的杀戮与伤痛,却为后来医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输血的技术在这期间逐渐成熟,对大量外伤性休克的救治促成了布莱洛克休克理论的完善。我们不难想见,这一时期心脏外伤也一定会集中出现,那么,对这些心脏外伤的救治是否也会对心脏外科的进步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呢?

至少在德怀特·埃默里·哈肯(Dwight Emary Harken,1910—1993)看来,这种推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哈肯毕业于哈佛大学,在“二战”期间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在跳动的心脏上取出弹片的方法,他也成了第一个连续为134名在战斗中负伤的士兵取出心脏弹片的外科医生。令人称奇的是,这其中并无一例术中死亡。相比于半个世纪之前德国外科医生雷恩对心脏外伤进行救治的术后存活率,100% VS 40%,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差距体现的是半个世纪以来医学水平的整体进步。哈肯对决雷恩,这种比较不是无厘头的关公战秦琼,输赢不只属于他们个人,更属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历史的发展绵延不断,医学史亦如是,笔者未能将这五十年来种种细微的进步全部呈现,仅截取了这样两个有代表性的切面,只好委屈其余前辈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