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外企第一课:在游泳中学会游泳(1)

挑战现状的过程是不愉快的,但却有益长远,这是我学到的很重要的东西。

我进的第一家外企是一家法国人开的公关公司,进去后才知道,这家企业在当时算是进入国内最早的外资公关公司之一,服务的客户都是各行各业里做得最好的企业。

我现在还记得一进公司就发觉里面的香味很特别,就跟现在进到一些高级酒店的感觉很像。那是在1993年,外企已经比80年代初的时候要吃香了,所以进去后发现公司里很多人都是名校的本科或者专科毕业,有几个甚至有海外留学以及工作的背景。男的一个个高高瘦瘦,穿着考究,眼睛里有一丝很明显的优越感;女的穿着正式妥帖,典型女白领装扮:得体的套装,很高的高跟鞋,极有气质。

我那时刚从军队学校转业出来,穿衣服还很“土”,不会化妆,带一副眼镜,看上去特别稚嫩。所以尽管这里面工作的人里我学历最高,但是一下子进到那样的环境里工作,还是很受冲击的,一个刚从军校严谨的学术氛围走出来的小老师——要知道老师的世界是很清淡低调的,再加上父辈也是老师,所以从小接触的世界跟眼下看到的这个特别不一样,但突然哗的一下,感受到一种全然新鲜的张扬,而且是一种有质素有味道的张扬:知识、美、底蕴、鲜活的外语环境,国际化的客户……所有这一切齐齐扑面而来时,真让人有点应接不暇。

开始工作后经历了很多事情,新鲜劲儿过去后,发现这里跟我原来的工作氛围特别不一样,比如老板的管理风格,企业文化等等,我甚至还跟老板吵过架,所以在这家公司我其实并没有待很久,但客观说,它的确是我在公关领域的启蒙老师。

那时我的Title是AE(Account Executive),即业务助理,被分配到的组有诺基亚、劳斯莱斯、轩尼诗等几个客户。工作了一段时间,我的Team Leader跟我说,有个客户要求我们过去一趟开个会。他说,“你也在这里工作快两个星期了,我带你一起去见一下这个客户”,于是我很高兴地跟着去了,前后也就不到一个小时,我就坐在那儿记记笔记,也没说话,就回来了。

刚回来就听到老板在他办公室里操着一口巴黎口音的英语大声发脾气——虽说工作没多久,但早已发现老板非常情绪化,经常间歇性发作,有时甚至会拿一个软软的东西砸到某个人身上。我和组长走进去时,他正在骂我们的客户总监,即我的组长的Leader。

老板看到我们回来,立刻把组长也叫了进去,那是一间透明的大办公室,看得清楚,却听不真切,所以也并不很清楚他在咆哮什么。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只见我的组长灰头土脸的出来了,出来后跟我说,你知道他今天为什么发火吗,就因为我带你去见了客户,破了他的规矩。我说这是什么规矩,为什么我就不能见客户?他说,像你这样Level的人是没有资格见客户的,一旦在客户面前说了不体面的话,或者不该说的话,都是在毁坏他的公司形象,是在告诉客户这家公关公司没有能力Handle大品牌,这里面危险系数太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