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让你看懂世界格局》格林斯潘干掉了日本人(2)

1985年9月,日本被逼在美国主导的“广场协议”上签字,揭开了日元急速升值的序幕。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查到如下资料: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日元汇率从1美元兑250日元,快速升值到1美元兑200日元附近,升幅20%。1986年底,1美元兑152日元,1987年最高达到1美元兑120日元。从日元对美元名义汇率看,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升值111%;1990年4月至1995年4月,升值89%;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升值41%。从日元实际有效汇率看,1985年第一季度至1988年第一季度,升值54%;1990年第二季度至1995年第二季度,升值51%;1998年第三季度至1999年第四季度,升值28%。

接下来,是吹大泡沫阶段——从签下“广场协议”的1985年开始,在以后的十年内,日元汇率每年平均升值5%。

换言之,只要把手头上的货币换成日元,就算什么也不做就可以保证每年5%的收益,而且可以稳定地连续收益十年,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所有做实业的兄弟都明白,除了房地产业以外,实业领域每年回报达到5%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于是,我们可以理解全球投资人的这样一种惊喜若狂的情感: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

于是,全球资本疯狂涌入日本,将本来已经泡沫横飞的日本资产价格抬得更高。我们用通俗点的话来解释一下,就是房地产、珠宝、古玩、艺术品价格的暴涨——嗯,是暴涨,而非上涨,这点我们一定要牢记。

于是,日本人民惊奇地发现,他们脚下踩的土地和家里住的钢筋水泥变成了宝贝,只要买入,接下来就等着大把大把地数钱吧。作为“追求最高回报和最大收益”这一市场经济基本法则的反映,在暴利驱使下,日本爆发全民炒楼的热潮。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楼市泡沫横飞,直飞上了天。在最疯狂的日子里,国土面积只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日本(37.78万平方公里),其地价市值总额竟相当于整个美国(939万平方公里)地价总额的4倍。其中,1990年时,仅东京都一地(2187平方公里)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总地价。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很快,疯狂过后,日本人开始还债了——泡沫破灭阶段终于到来了。

1989年,面对国内经济的疯狂态势,日本政府终于坐不住了,开始采取紧缩措施,着手针对泡沫采取强力的(强力的,而非有效的,这点我们一定要注意)降温措施。种种压力下,楼市炒家的获利空间急剧缩减,于是,他们很快做出了“理性”的选择——获利了结,撤退。

国际资本获利后撤离,这在1991年后逐渐成为主流。其直接结果,就是高高在上的楼市忽然失去了资金支撑,随后的形势发展,恰似中国人的一句古话:“爬得高,跌得狠!”日本房地产泡沫随之迅速破灭,房地产价格暴跌。局势发展到1993年,日本房地产业已经全面崩溃,凡是牵涉到房地产的企业纷纷倒闭。这一浩劫,遗留下来的坏账高达6000多亿美元。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击了房地产业,还直接引发了严重的全国性财政危机。受此影响,日本迎来历史上最为漫长的经济衰退,陷入了长达15年(哦,不对,到现在已经是20年了)的萧条和低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