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正能量》4、天生具备最佳意识(1)

发掘新知识的最大阻碍不是无知,而是对知识有错误的观念。

——丹尼尔·布尔斯廷

《华盛顿邮报》“六点钟学者”

身心建立在感官的基础上,这使我们具备了一种超乎想象的,能够对信息进行吸收、分类、处理、存储和删除的能力。即使是婴儿,也会不断地注意周围所能看到、听到的一切。他们好奇地睁开双眼,看着周围的护士以及旁边所有的细节,从小棕兔红色的鼻子到小床上的星星和布条,不想错过任何东西。

婴儿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能达到一定的意识水平,这是一种天生的能力。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的意识会逐步降低。当生命临近结束时,这种情况会更加明显。但若是这种情况在壮年即发生,就显得比较愚蠢了。要是想让自己生活得更加美满,就需要练习,以便身体和心理意识同时达到最佳状态。

意识是活着的证据。意识将信息过滤后便形成知觉。意识范围是可控的。因此,让什么进入知觉可以由你自己决定。

意识需要大量有效的注意力。注意力或与意识共同发挥作用或操控意识。我们一般会选择刺激性的东西进入到意识中。因为意识过于复杂,我们遇到很大压力时会倾向于将它最小化,但其实这会儿正是最需要意识的时候,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紧张事件(如持枪抢劫案)的目击证人并不可信。睡觉时,可以关闭意识。然而,醒后回想做过的梦,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睡眠时精神活动的意识图。“醒来”这个词常常用来开启意识。你可以学会频繁持续地意识。

还有一个能反映知觉和意识差别的例子就是麻醉中的病人。在麻醉状态下,我们没有意识,但可能有知觉,因为证据表明我们可以理解他人的指令并做出恰当的反应。这一切都是在无意识的状况下感受到的。

大脑研究专家朱费雷蒂博士用西兰花来做例子,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大脑是怎么工作的:

把20个单独的西兰花捆成束,此时我们意识的状态——感受到的、想到的、接触到的资源——可能会包含这20个中的3或4个。因此,如果我们总是去执行某个特定领域的工作任务,就好像会计整天跟数字打交道,大脑在那种状态下会越来越有效率,只需要最小的大脑区域就能完成工作任务。这种意识状态会使大脑的运用范围越来越狭窄,关注了两三个却忽视了其他的十七八个。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