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世界》全球变暖与社会灾难(1)

2005年8月底,飓风卡特琳娜横扫美国东南部,造成80亿美元的损失,新奥尔良市几乎遭灭顶之灾。而这还是一场被预见到的灾难,早在2001年10月,《科学美国》杂志就已经描述过这场还未到来的洪灾。

随着两条防洪堤的崩溃,新奥尔良市有80%的面积遭洪水淹没,最深水位达7.6米。电力中断使得水泵无法抽水,被淹没的车行道使得外界的救援无法进入城市,救灾应急部门完全无力应付局面。而在发生洪灾不久后,抢劫便开始出现,用于安置受灾难民的超级穹顶体育场迅速人满为患,在它周围出现扩大化的暴力行为,迫使当局考虑是否宣布进入战争紧急状态,实施战时管制。路易斯安那州的州长凯瑟琳·布兰科在9月1日对国民警卫队下令,枪击抢劫的暴徒:“这支部队(指国民警卫队)有权开枪,有权击毙匪徒。他们会果断开枪,我希望他们会这样做。”

政府在新奥尔良市的火车总站设立起一座临时监狱,关押了约700名犯人。监狱由一个个铁笼组成,相互有铁链相连,但是在洪灾初期,警方和国民警卫队即使用尽全力也不能控制局面。袭击救援队、枪战、强奸、抢劫商店、入门抢劫等等案件层出不穷,一直等到由65000名士兵组成的军队进入到救灾阵营当中,局面才逐渐趋于稳定。另一方面,这次灾难也表明,疏散滞留群众的工作很艰巨。

洪灾对人们的打击因人而异,很多富裕的居民可以逃离灾区,而贫民,尤其是美国黑人,成为滞留在被毁城市的主要人群。城市的街区所受的损伤程度也不同,约翰·R·罗根对飓风卡特琳娜导致的社会后果的调查表明,新奥尔良市被摧毁的城区有45.8%是黑人居住区,在未受破坏的城区当中,黑人区只占26.4%。类似的比例也出现在贫富民众之间。

总而言之,新奥尔良市受毁程度之严重,已让人考虑是否要放弃重建工作。这次灾难之后,出现了一个新概念“气候难民”,即由于遭遇气候灾难而逃难的人。新奥尔良市的25万名原居民在被疏散后不能再返乡,而只能在别处安顿下来。洪灾一年后,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白人居民回到家乡,而黑人当中只有四分之一选择了回来,这也使得灾后新奥尔良市的居民结构得到了改变。一场灾难使这座城市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结构,也衍生出全新的政治地理。

人们习惯将一些事件称作“自然灾难”,比如由极端气候引发的洪水,而发生在新奥尔良市的这场灾难,从各个方面看都与上述概念完全不同:无论是政府对发生洪灾可能性的漠视,还是完全不充分的灾难防护力量;无论是无法阻止的失控局面,还是国民警卫队的极端反应;无论是飓风带来的社会不公,还是随之产生的难民比例失衡以及这个城市的新政治结构,都使得整个事件的性质用“社会灾难”这个概念来描述更为贴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