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资金问题是保障性住房能否落实的关键。您认为下一阶段能解决这一问题吗?
滕泰:我相信保障性住房资金问题将得到解决。目前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包括:中央、地方财政投入,住房公积金,政策性贷款及商业贷款。除此之外,公积金增值净收益部分,土地出让净收益中不低于10%的比例,也将投入到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来。
在2008年底公布的规模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保障性住房市场分到了超二成的9000亿元的“蛋糕”。9000亿重点用于747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和220万户棚户区改造家庭,以货币补贴为主(60%货币补贴,40%实物分配),所以对拉动租房市场需求有帮助;而另外287万套的廉租房需要通过建设或购买来实现。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新国十条”规定:“建立考核问责机制。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察部等部门要对省级人民政府的相关工作进行考核,加强监督检查,建立约谈、巡查和问责制度。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要追究责任。”这些措施将促使地方政府有足够动力多方面筹措资金,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
政策合力推动房价短期调整
记者:您是主要根据哪些要素来判断短期内房价的走势?
滕泰:短期内房价走势主要看销售情况,企业资金变化。短期内决定房价三要素分别为:商品房可售面积、房地产企业资金状况及销售预期。
具体而言,首先,各大城市可售面积正在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2010年8月份重点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重庆、武汉)可售面积为4622.98万平方米,比4月份4350万平方米上升了7%,并连续5个月保持缓慢上升的态势。随着2009年中期大量新开工面积转化为有效供给,商品房的可售面积有望进一步上升。
其次,房地产企业资金较年初紧张,内部降价动力正在逐步形成。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8月份数据,房地产企业在银行信贷方面受到抑制,定金及预收款也连续三个月负增长。从上市公司来看,通过信托等模式贷款的公司逐步增多,信托成本普遍高于同期贷款利率两倍以上,部分开发企业确实遭遇资金难题。在房贷和开发贷门槛日趋严厉,预收款监管,严查银信合作等多种政策作用下,房地产企业内部降价的动力在逐步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