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期》人民币和黄金是全球最有升值潜力资产(2)

在两大货币遭遇特里芬难题的背景下,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是全球金融稳定的内在要求。如果美元和欧元的扩张不可持续,其他国家又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增长速度来担当这一角色,客观上就迫切要求中国的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来承担这一重任。所以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有利于中国,而且是全球经济稳定的迫切需要。

然而,人民币国际化也面临着短期无法解决的困局:如果人民币要投放到其他国家,要么中国通过人民币购买其他国家的货物,要么购买其他国家的企业或海外资产,前者要求中国经常项目逆差,后者要求中国资本项目逆差。可是中国现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是顺差,顺差的结果:不但人民币不可能投放到国外,而且中国持有的外币反而越来越多。

所以全球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两大难题一是美元和欧元的特里芬难题无法解决的,二是人民币限于中国对外顺差而无法走向全球。这种国际货币体系的困境一方面会推动人民币加速升值,直到中国出现逆差,另一方面会由于各国金融资产配置调整,造成黄金价格持续上涨。

国际储备资产调整惠及黄金

通常,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央行资产都是以本国国债为主,背后是本国强大经济实力的保障,国际货币发行国会选择拥有黄金等战略储备资产作为货币信心的保障。其他国家央行和金融机构则在本国国债、国际货币和黄金等在战略资源之间确定资产配置。

每一次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各国央行和金融机构都会调整资产配置。2002年以后各国央行和金融机构都开始大量储备欧元,短短的几年之内,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的商业银行都可以兑换到欧元,结果造成欧元价格从最低时的0.82美元最高上升到1.62美元。这一次欧元危机,势必引发全球央行和金融机构新一轮的资产配置调整。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黄金才是信用货币真正的对立面,各国金融机构在寻求保值资产的过程中,黄金从来都没有被忽视。目前欧元区各国央行的黄金储备超过10000吨,美国长期保持8000吨的黄金储备。而中国和日本却仍然以货币从属国的地位持有数万亿的美元、欧元等外币储备,各自的黄金储备只有1000吨左右,分别占各自外汇储备的1%左右——亚洲经济大国的这种战略储备结构不仅是本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也是亚洲乃至全球货币体系不稳定的因素。

布雷顿森林体系倒闭以后,黄金价格从每盎司35美元上涨到850美元;2002年美元贬值开始,黄金从每盎司300美元上涨到1100美元;而这一轮欧元危机才刚刚开始,黄金就从每盎司900美元升到1260美元——如果欧元兑美元汇率下跌到1:1的水平,黄金价格有可能会上升到每盎司2000美元以上。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大举借债,债台高筑,却未出售一克黄金。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也是黄金储备量比较大的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尽管遭受巨大冲击,不但没有出售黄金,反而增持黄金。俄罗斯、阿根廷、南非等国多次在国际市场上增持黄金,印度不但在市场上收购黄金,还一次性从IMF手中购进巨额黄金,中国央行则通过收购国内黄金而使央行黄金储备5年增加了近一倍。

尽管把大部分外汇资产换成黄金也不可能,但是国际货币发行国没有一定的黄金储备却是万万不能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