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最乐观的自己》第3章 悲观者眼中的挫折(16)

韦纳认为那些不放弃的人会认为消除的原因是暂时的(例如机器的线路有问题),所以会坚持做,因为他们认为情况可能会改变。而认为消除的原因是永久性的人(例如实验者已经决定不再给我报酬了),他们很快就会放弃。因此归因理论假设人类的行为不只受环境的报酬率所控制,同时也受个人认知情况的左右,即个人对环境的解释。

归因理论对社会心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像艾布拉姆森和加伯这样的年轻学者。这个理论塑造了她们的思考方式,她们用这个理论来看习得性无助理论。当我第一次从英国回到美国,告诉我的同事蒂斯代尔怎么说时,艾布拉姆森和加伯都认为蒂斯代尔是对的,而我是错的,这个理论必须重新修订。

艾布拉姆森一年前才到宾州大学来读研究生,她很快就被公认为近年来最好的几个学生之一。加伯因为私人问题从南方一所大学休了学,她自愿不领薪水地在我的实验室中工作了许多年。当蒂斯代尔提出挑战后,艾布拉姆森和加伯两人都放下手边的工作,全力与我们一起研究,以使这个理论更能应用到人身上。

在我一生中,我从来不像别的心理学家那样喜欢逃避批评。我一直对学生强调接受批评的重要性。我总是说,“我希望有人告诉我哪里做得不对,在这个实验室,我们重视的是原创性,而不是拍马屁”。

我现在有两套讨论内容,一套是在牛津跟蒂斯代尔谈的,主要内容在治疗方面,我们谈如何改变抑郁的人对不幸遭遇的解释,从而治疗抑郁症。第二套讨论是跟艾布拉姆森和加伯谈的,主要围绕着精神病的病因。

就在那个时期,《变态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的主编来找我,告诉我说习得性无助引发了很多反驳的投稿,观点与蒂斯代尔、艾布拉姆森和加伯的很相似。这位主编准备把一期期刊拿来做双方争辩的战场,问我愿不愿意写一篇文章。我同意了。

我们以韦纳的归因理论为蓝本,但是我们的新理论与归因理论至少有三点不同。第一,我们以人们的解释习惯为焦点,而不是只注意人们对单一失败事件的解释。第二,韦纳认为解释有两个维度——永久性和人格化,我们加上了第三个维度——普遍性。第三,韦纳着重于成就,我们注重精神疾病和心理治疗。

《变态心理学期刊》的这一专题在1978年2月刊出。它登了艾布拉姆森、蒂斯代尔和我的文章,对原始习得性无助理论所受到的攻击做了回答。学术界对它的反应很好。我们继续努力设计了你刚才做的那份问卷,有了这份问卷,解释风格就比较容易测量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