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力无边》第2章 在场,微博威慑力的核心(2)

每个人都是“在场直播”

“在场主义”,也即“在场性” (Anwesenheit),是德语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后来逐渐被整个西方当代哲学所接受。在康德那里,“在场性”被理解为“物自体”;在黑格尔那里,指“绝对理念”;在尼采思想中,指“强力意志”;在海德格尔哲学中,指“在”、“存在”,到了法语世界,则被笛卡尔翻译为“对象的客观性”。

“在场”即显现的存在,或存在意义的显现,或歌德所说的“原现象”。翻译过来,相当于我们汉语的“在不在”的“在”和“有无”的“有”。更具体地说,“在场”就是直接呈现在面前的事物,就是“面向事物本身”,就是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而“澄明”是通往“在场性”的唯一可能之途——只有“澄明”才能使“在场性”本身的“在场”成为可能。而欲达至“无遮蔽状态”,只有通过“去蔽”、“揭示”以展现。

通俗地说,“无加工的现场直播”就是在场性。它的重要特征就是“去蔽”,是无遮挡的,不加工的,是原态的,是揭开的,是裸示的。

微博中的很多帖子都是如此:突如其来的倾诉,不可克制的愤怒,毫无掩饰的狂喜、不经加工的照相,都是典型的在场主义特征。

照相,对,就是这个词,不是摄影,不是棚拍,不是艺术,甚至不是精心安排的生活,它就是照相,就是偶然的瞬间,就是相互都不知道的一个现场呈现。

微博就是照相,大多数是原貌,而且是不经意,无安排,咔嚓一声,三五个字,三五句话,短促、直接,毫无修饰,一击按钮,零点几秒,就呈现到世界的面前,几千人、几万人、几十万人、几百万人乃至整个微博,都会看到你的“在场直播”。

我在现场。

我在这里。

我在看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