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2.3.外国摄影师在华拍片活动及尤里斯·伊文思与罗曼·卡尔曼(2)

《四万万人民》开头用长条字幕介绍中国战争简要的情况。在战鼓声中出现中国大地,日军飞机铺天盖地而来,城市遭轰炸,人民遭灾难,逃难的人群拥挤着……从战时中国转而介绍有悠久历史、古代文明的中国在近代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孙中山领导中国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影片以很大篇幅介绍中国战时的首都武汉。介绍武汉、西安的群众抗日宣传活动。中国士兵的训练、作战及将士阵亡追悼会。虽然介绍八路军的镜头不多,但也利用地图等说明了在敌人后方活动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群众武装。介绍了蒋介石,也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等,而且介绍了平型关战役对华北敌寇之重大打击。全片以庆祝台儿庄战役胜利结束。影片揭露日寇的侵略并以生动感人的画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影片在美国、法国、荷兰、比利时上映,受到观众极大欢迎。伊文思用影片营业收入购买了药品赠送给中国人民。但因影片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画面,在中国国民党区域却被禁止上映。伊文思未能到解放区去拍片,临离开中国时,把他拍片的一台手提摄影机和数千尺胶片赠送给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他支援中国人民初创的电影事业的行动,是值得我们永志不忘的。

罗曼·卡尔曼及其《中国在战斗》

罗曼·卡尔曼是苏联的著名摄影师,抗日战争开始不久,苏联政府派他来到中国,除拍摄新闻纪录片外,他还担任《消息报》的记者。1938年 10月卡尔曼到达武汉时,正值武汉大会战,在战火中他坚持拍摄到 10月 25日武汉撤退才离开。他拍摄了战时武汉的景象,敌机轰炸工人住宅区,中国军队撤离武汉等。接着卡尔曼转赴湖南,拍摄了前线士兵的战斗生活以及日军俘虏营的生活情况。在广西他们拍摄了新安旅行团小演员的抗日戏剧活动,在广州,他们拍摄了广东抗日游击队的活动。12月,他们又到达重庆以及国民党统治区的许多地方,于 1939年 5月又突破国民党封锁到达延安,拍摄下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及中共中央领导人等许多珍贵资料,其中包括毛泽东一天的活动。回国后,编辑了两部反映中国人民对日抗战的纪录片《中国在战斗》与《在中国》,将中国抗战的真实情况介绍给苏联人民及世界人民。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在国民党统治区官办的及与官方有关的电影制片厂有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央电影摄影场、西北影业公司。摄制有《中国新闻》、《抗战特辑》、《电影新闻》、《抗日战绩》等新闻片及纪录片 200余部,记录下抗战中国各方面的情况,记录下这个特定阶段的时代足迹,并保留下历史的资料。同时将中国抗战的正义性向国内人民和世界人民进行介绍宣传,增强他们对中国抗战的理解。

另外,这阶段拍摄的纪录片,不仅数量较前为多,而且有的影片在对材料的综合处理与艺术表现手法都较注意,影片的概括性与艺术表现力比以前有所提高,可以说抗日战争前期是抗战的新闻纪录片有较大发展的时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