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1.3.苏联摄影师拍摄有关中国革命的两部影片(3)

20世纪 20年代先后有大小近 20家影片公司拍摄新闻纪录片,摄制有 100多部,除以上所述外,有些影片记录知名人士,如《孙传芳》、《卢香亭》、《吴佩孚》、《冯玉祥》、《张学良》等。有些记录重大事件,如《上海光复记》、《济南惨案》、《张作霖惨案》等等。还有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艺术大队为冯玉祥拍摄的许多资料。

中国早期的新闻纪录电影尚属幼年时期,所拍摄影片多为短小的新闻片,为数不多的纪录片也多属新闻报道性的。还谈不到什么艺术表现的特色。只是有的影片在编辑过程中对材料有所选择,进行综合概括地加工处理,如黎民伟摄制的《海陆空军大战记》。另如徐碧波写说明的《五卅沪潮》中的字幕说明已不是就事论事,而能阐明其含义,使影片具有鲜明的思想。这都说明中国早期的新闻纪录电影,虽属新闻报道的范畴,但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都是逐步向前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其反映的内容,对这个阶段的重大军事、政治事件,从辛亥革命、五卅运动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都有所记录。在 1924年后关于广州革命政府、五卅运动至北伐战争期间,围绕孙中山先生生前的革命活动及逝世后的哀荣摄制很多影片,在质量上也有所提高,可说是中国新闻纪录片开始摄制后就有了第一个小小的高潮。新闻纪录电影发挥了它紧密结合现实的特点,反映了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的发展。以反映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及抗击日寇侵略为内容,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的电影,被称之为“抗战电影”。全面抗战是自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算起,但可以远溯到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前后,抗战的新闻纪录电影就开始形成新的局面。其出现这样新的局面的原因,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形势,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及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而加强了对电影战线的领导,影响和团结爱国的电影工作者到现实生活中间去拍摄抗战电影。“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国共合作,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文化战线的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特别是周恩来同志对于抗战电影的发展,倾注了满腔心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