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有思想4》中国人不能只赚钱不花钱(1)

中国人不能只赚钱不花钱

现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所采取的措施都建立在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之上,着力点都是刺激需求。但要知道,推动经济增长的是生产,与供给,而并非需求。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并没有告诉我们怎样刺激需求,但中部经济在这个讲话的引导下飞跃向前,为什么呢?因为邓小平给了他们自由,自由创业之下经济开始增长。这个指导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仍然是可用的。现在,政府的过度拓展信贷,扭曲股票信号导致了这种萧条,所以我们应该像奥地利那样,投资刺激消费,刺激储蓄,刺激生产可能才是最好的选择。

中国人不能只赚钱不花钱。2005年、2006年,以及2007,中国的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较之1996年还要低,1996年这一数字为20%,而2000年只有15%,甚至低于印度。相反,中国的储蓄率属世界最高,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的高储蓄。我们让居民消费的唯一办法就是促进收入增长,这样消费自然会提高。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系列能反映出消费与出口贡献率和GDP增加之间关系的数据,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出口贡献率与消费贡献率和GDP的增长都呈现出负相关。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出口不重要,而是从统计上来看,出口机遇多、顺差多的年份就一定有好的经济增长。这里,只有一个指标是正相关,那就是投资的贡献率,投资占GDP的比重越高,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就越高。

对此,我们应该做什么呢?我提三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实现市场化改革。因为只有市场化改革,民营企业才有能力生产,打破垄断,全面进入各个行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进行自由、平等的竞争。因此,如果要刺激投资,最主要的还是应该刺激对民营企业的投资。另外,进一步实现风险改革,特别是实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如果我们早几年实行汇率改革,现在的危机或许不会那么严重。反过来说,如果不进行改革,我们将很难走出低谷。其实,1997年,我国的汇率改革已经开始,但亚洲金融危机让我们不敢继续改革,并且让我们相信,只要储备好,钱拿在自己手里就会很安全。这对于个人,对于一个国家可能是安全的,但对整个世界而言,不一定安全。

同时,进行劳动力市场改革。对经济学家而言,判断一个政策的好坏不是看这个政策的目的的好坏或者高尚不高尚,而是看这个政策能不能达到它的目的。我们说一个政策不好,也就是说这个政策的结果与目标背道而驰,劳动合同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的实施损害了工人阶级的权利。

第二,实行减税,特别是增值税,在英国,增值税已经降到15%。而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我想也应该予以保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