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哲学导论》第三节 对反:相反相成(3)

其他学者也对道家对反思想的运用做了有意思的探索。比如,柯雄文详细讨论了“互补”概念。他以赫尔曼·黑塞小说中的人物为例: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代表两个极端,纳尔齐斯追求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学术头脑,歌尔德蒙寻求感官上的满足。【赫尔曼·黑塞(Herman Hesse):《纳尔齐斯和歌尔蒙德》(Narcissus and Goldmund),乌尔苏拉·莫利纳罗(Ursula Molinaro)译,纽约:班坦图书公司(Bantam Books),1971。引自Cua 1981:123-140。】俩人关系亲密,都知道彼此在追求与信奉上的深刻差异。不过,他们并没有企图把对方改造得跟自己一样:“我们的目标不是互相改变,而是互相承认,了解对方,认识对方并尊重对方的样子;每个人都是对方的对反与补充。”(引自Cua 1981:125)按照柯雄文的分析,对反强调对比,但并不消除对方。对反双方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同时又相互依存。柯雄文分析了“互补”的特性:

(1)承认与接受:双方都承认并接受对方的独立性与完整性。没有塑造或改变对方的欲望。

(2)助益对方而非复制对方:在紧密的关系中,双方没有试图变得彼此相似。双方在相互对比中彰显鲜明的个性;在此意义上,双方相互助益。

(3)相互性:仅在共同点的基础上缔交,这不是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的旨趣。俩人的交情立足于相互欣赏彼此间的差异。

(4)共鸣:这里借用了中国关于互相影响和回应的经典学说,即“感应”说。根据这一学说,每一个体都不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其他个体及环境的变化会塑造一个特定的个体,同时个体的行为也会影响他者及其周围环境。【关于这些特征的讨论,可参见Lai 2000:143;该文注释23对“感应”的讨论亦可参看。】

这种非化约的互补观意义重大,因为它具有重要的实践效果。在柯雄文看来,道家的互补观促使我们的态度根植于“理智视域的拓展和生活视角的重整”之上(Cua 1981:127)。就实践而言,持这种态度的人不会仅仅寻找相似、同一或一致。他也不会试图同化、压制或支配他人。这样的品性很容易跟谦、静、朴结合起来。因此,柯雄文对“互补”的诠释非常符合道家哲学的框架。我们下一节就来探讨道家的哲学框架,以及这些态度在其中的作用。它们和道家的“德”相关。“德”在道家哲学中亦蕴藏深刻义理,它的重要性还有待我们认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