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是个啥?》他是娱乐界的教父(2)

进入大学,他选择了学习中文。山奇说,这是因为他很清晰自己的思维是感性思维不是理性思维。而且,对文学的爱好是从小养成的,他六岁开始读书,梦想自己能有一个巨大的书库。

今天,回忆大学四年的生活,山奇说真的离他很遥远了,他只记得在那四年,老师教会了他如何做人,被强制性背诵了大量古诗辞赋。那些强制性学习的东西,直到今天都让他受益匪浅。同时参加大学社团让他学会了如何做一个组织者。因为是在工作后才有这样一份大学生活,所以,山奇格外珍惜这段时光,他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

“其实,我们在大学期间学会的东西,当你走向社会之后,很快就会发现无用或者完全遗忘。其实,在大学最为重要的是学习思维的习惯和方式。离开学校之后,你得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跟上这个时代的变化。学会不断补充自己,有宏伟的志向,这样你就会快乐地做事。我认为任何时候都是态度决定一切。”大学毕业,山奇被分配到了无锡团市委工作。他说,工作没有好坏之分,所以,他相信有阴影的地方就会有阳光。不能抱怨,抱怨不能改变一切,你得学会改变自己的状态。就这样,他很踏实并且勤奋地在团委工作了八年,而这八年的历练真的是对他日后发展的一个积淀。

在中学时期山奇就开始学习二胡,后来自学了小提琴,对于音乐的这份挚爱,他一直没有放弃。工作之后,他开始尝试自己写歌,获了不少奖。为了扩大视野,接触更多爱好音乐的人士,1993年,山奇来到北京参加中国轻音乐学会举办的作曲培训班,这次短暂的学习让他感觉非常好,“培训班结束后,我内心深处真的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留在北京,其实那时是在心里种了一颗种子”。回家之前,他把大部分同学一个个送到车站,自己在最后一天离开,那种失落感他很久不能忘怀。

一晃两年过去了,1995年春天,山奇决定去北京闯荡。“我当时在日记上写着,如果再不来闯荡,我就后悔一辈子,年龄不饶人,我不可能在每个年龄段都能放下一切走出去,哪怕失败,我也可以安慰自己,我经历过。”去之前,山奇通过查阅大量的杂志,了解娱乐圈的情况,记下了很多唱片公司的地址,他觉得自己是学中文的,他要用自己的特长,写自己喜欢的行业里的人。“做采访,一个自由撰稿的角色,我想通过这样的努力去打开娱乐圈的大门。到今天回过头来看,我的决策是对的。”事实证明,山奇真的用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东西打开了娱乐圈的大门。怀里揣着三千块钱,山奇就这样来到了北京。初到北京的第一天,他住在了崇文门的一个温泉澡堂,一天24元,第二天换了一个一天20元钱的。过了几天他通过熟人找到了一个白广路附近的平房,一个月400元。稳定下来,他开始了早晨联系唱片公司、有名的音乐人,下午出去采访,晚上写稿的生活。那时候的人很简单,当他贸然打电话给明星经纪人时,他们基本都同意接受采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