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人吃出健康》3.1 烹调方式,关乎健康(2)

第二个途径,是氨基酸和淀粉类食物中的微量小分子糖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丙烯酰胺。在食品中,只要是含淀粉的食品,一般都会同时含有一些蛋白质,比如所有的主食、所有的薯类、所有的淀粉豆类。不过,各种氨基酸合成丙烯酰胺的“能力”有所不同。其中还是以天门冬酰胺独占鳌头,其次是谷氨酰胺(Gln),再次是蛋氨酸(Met)和丙氨酸(Ala)等。淀粉倒是不产生丙烯酰胺,但淀粉分解产生的糖会产生丙烯酰胺,葡萄糖最有效,后面依次是果糖、乳糖和蔗糖。

第三个途径,是脂肪和糖降解形成丙烯醛,然后和氨基酸分解产生的氨结合,形成丙烯酰胺。凡是油炸的食品,都会发生油脂热氧化反应,而反应产物之一就是丙烯醛,它是一种挥发性小分子物质,和油烟的味道有密切关系。油炸食品特别容易产生丙烯酰胺,这是理由之一。此外,蛋白质氨基酸分解也能产生少量的醛类,其中包括丙烯醛。

食物越香越浓重,毒物含量越高?

一般来说,丙烯酰胺的产量,和食物中美拉德反应的程度呈现正相关。同一种含淀粉食物,经过热烹调之后颜色越深重,香味越浓郁,丙烯酰胺的产量也会越高。

而且人们发现,丙烯酰胺产生的“最佳条件”,和美拉德反应几乎完全一致。比如说,这个反应在130~180℃之间最容易发生,120℃以下丙烯酰胺产量非常少,160℃以上产量快速增加,而160℃正好是人们日常炒菜和油炸的起点温度。

美拉德反应是烹调中最受人们热爱的一系列反应。它让食物产生美妙的香气和诱人的颜色。人们把白色的面包胚和蛋糕坯放入烤箱,烤成时就有了红褐色的颜色和浓浓的香气,而这颜色和味道全赖美拉德反应所赐。烤千层饼、炸油条、炸麻花、烤饼干、炸薯片等食品,如果没有了这个反应,就不会有表皮颜色的改变,也没有了香味,那还会有谁想吃它呢?虽然这个反应会减少食品里的必需氨基酸含量,特别是消耗掉不少赖氨酸,为了美味,人们也毫不可惜。不过,减少点氨基酸人们能承受,一听说能生成疑似致癌物丙烯酰胺,人们还是会有点担心。

在问题食品当中,速溶咖啡含高量丙烯酰胺的消息并没有引起很大关注。其实经过烤制的咖啡本来就不是个绝对“安全”的食品,其中不仅有丙烯酰胺,还有微量的3,4-苯并芘,而苯并芘的毒性高于丙烯酰胺。鉴于人们实在喜欢喝咖啡,而且咖啡不可能论公斤,每天也就几克的量,它实际带来的丙烯酰胺摄入量并不算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