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时代》毛泽东发动批邓(1)

1975年11月

邓小平意识到了毛泽东对他的工作日益不满,于是在10月31日请求与毛泽东见一面。毛第二天便接见了他,批评他支持刘冰。但是毛泽东也给了他一些安慰。邓小平请求毛泽东对过去几个月中央委员会的工作做一个评价,毛说“对”。这等于承认了整顿的成绩。毛泽东在过去两三个月与江青的几次见面中依然一如既往地支持邓小平,因此邓小平虽然明知有一定风险,仍对毛的继续支持抱有希望。然而事与愿违,他高估了自己在未来几周内能从毛那里得到的支持。

毛远新第二天见到毛泽东时,向他的伯父汇报说,邓小平很少谈“文革”的成绩,很少批判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也几乎不曾称赞以周恩来作为主要对象的“批林批孔”运动。毛远新说,邓小平几乎不提阶级斗争,只抓生产。最后,也是最令毛泽东担心的,他对伯父说,邓小平有恢复“文革”前体制的危险。毛泽东与侄子这次见面后,邓小平和毛泽东之间的紧张关系迅速加剧。

邓小平数次试图单独面见毛泽东“向他请示”,但是在11月1日见面之后,毛泽东总是拒绝见他。如果邓小平只在私下里对他说拥护“文革”,那么在毛去世之后,邓小平可以否认自己说过的话。看过相关文件的党史专家相信,毛泽东想让邓小平拥护“文革”的话被别人听到,或是写成白纸黑字,这样邓就无法公开否定“文革”了。例如,当毛泽东在11月2日与毛远新见面时,他让毛远新当天去见邓小平,在另外两个干部在场的情况下把他的意见转告给邓小平。

虽然邓榕没有记下日期,但她讲述了父亲在家里与毛远新的一次会面,此事很可能就发生在那个晚上。她写道,一天晚上,毛远新奉毛泽东之命来到她家与邓小平谈话。她不清楚他们关起门来说了些什么,但她敢说毛远新是“来者不善”,父亲则是“绝对不会动摇”。据她判断,“父亲和毛远新这次谈话并不愉快。毛远新走的时候,父亲没有送客”。据说,毛远新刚担任联络员时,对邓小平等党内老干部多少有些缺乏自信。但是若他讲话时有毛泽东在背后全力为他撑腰,他便底气很足。不难想象,邓小平为自己取得的很多个人成就而自豪,他坚信自己是正确的,不愿意肯定“文革”,对于这个年龄小他一半的人对自己说三道四自然不会有好感。

毛泽东指定了另外两个人——汪东兴和陈锡联——在第二天跟毛远新和邓小平一起开会,他们对“文革”都持有和毛一样的观点。邓小平知道毛远新会向主席汇报,但他并没有动摇。他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按你(毛远新)的描述,是中央整个执行了修正主义路线,而且是所有领域都没有执行主席的路线……这个话不好说。……我主持中央工作3个多月是什么路线,……全国的形势是好一点,还是坏一点……是好是坏实践可以证明。”邓小平知道自己会触犯毛泽东,于是又加了一句,说他愿意再做检讨。

这次见面之后,毛远新当天就向毛泽东汇报说,邓小平没有顺从地接受批评。毛泽东对侄子说,马上再开一个8人会议,原来的4个人(邓小平、毛远新、汪东兴和陈锡联),再加上张春桥(“四人帮”成员之一)和3名副总理——李先念、纪登奎和华国锋,他们都是“文革”期间维持着经济和政府工作的人。毛说,“不怕吵,吵也不要紧,然后政治局再讨论”。此前毛泽东曾说过“文革”是九分成绩,但他在准备这次会议时做了一点让步:邓小平和其他干部必须同意“文革”是七分成绩。“(政治局会议)一次开不好,两次,三次,不要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