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站台》拍摄密辛(4)

后来, 贾樟柯还忍不住要说:“《站台》是我最心痛的”。因为在二○○五年前他的电影不能在国内公映,他那会儿心里的感受虽说不是委屈,但就是有个事要解决掉它,有个山要把它翻过去。有时候会难受,但是会被创作的乐趣冲淡。

为了能让电影在国内公映,贾樟柯没有做过妥协,但做过努力。他曾说过:“今天反省起来,……我觉得《站台》是我最心痛的。《站台》当时如果能够公开拍的话,相信比现在好多了。那个原剧本我写得特别有意思,非常多的人生活在很多公共行为里面。比如说,我原来开头不是演出,是春天,在一个山坡上,许多机关干部在种树,接下来是卡车在黄昏的时候,一卡车一卡车把人拉回来。这些场景你最起码要组织10卡车的干部,怎么组织那么多的机关干部呢?没有公共资源帮助,我那时候根本没办法。这部电影如果有这些东西,会显得更强,不贫血。这种遗憾每部电影都会有。”

西川是著名诗人、翻译家,他在《站台》里出演文工团团长徐燕京,这也是重要的角色,当年一月、四月他曾经两随贾樟柯的《站台》赴山西汾阳,投入拍摄工作。他在接受我的采访时,对贾导的人文关怀精神评价颇高,啧啧称佳。

西川首先回顾了与贾樟柯结交的过程,他是在诗人欧阳江河家里认识贾樟柯的,谈得很投缘 ,就这样他们成了好朋友。在西川印象里,贾樟柯拍电影时,事先有一个大概的脚本,在片场则有所发挥,因此,电影的偶然性随处可见。西川记得《站台》起初约有9小时,后来贾樟柯又把它压缩成3小时。

《贾樟柯:FROM 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读书网在线试读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参见原书。呼吁您购买正版图书。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