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避险:预警未来中国经济44个谜底》傍官、傍权的老板(2)

于是,“政府托市,国企圈钱”(吴敬琏语),成了国内股市的主旋律。岂止股市,国内楼市的存在,也是替地方政府圈钱的。“房地产市场的存在,就是为地方政府融资的。”(谢国忠语)既然“国企是政府的亲儿子”(成思危语),谁替儿子买单,就全靠父母来安排。从财政到银行再到股市,无论政府安排谁买单,最终都是纳税人掏钱。为什么?因为你“必须记住,政府的所有支出,都是要靠纳税人买单的”(黑兹利特语)。股市就不说了,财政、银行的钱,也是纳税人的钱。财政、银行为国企买单,实际上是全民间接买单。如今买单的钱不用拐弯了,轮到股民直接来支付了。什么叫变间接融资为直接融资?这就是。总之,国企始终在靠全民替它买单。怎么买?就是如果它盈利,利润与你没有直接关系。如果它亏损,对不起,你得替它填坑,眼下掏钱填坑的就是股民。负盈不负亏是一部新编历史剧,国企只负盈的旧脚本,演成了股民只负亏的新戏码。

前边说到,国企的真正主人、投资人是全民。政府监管国企,像是代理全民监护其儿子的养父母,全民才是国企的亲爹妈。为什么?因为所谓国有资产,只是全民所有资产换了个名称而已。政府与国企之所以负盈不负亏,根源在于公有制有优越性。什么优越性?别人替自己买单的优越性,白吃午餐的优越性。最常见的免费午餐,“就是通过通胀来变相地向全民加税,然而通胀是一种最有害、最恶劣的加税,是对全民的超额榨取”(黑兹利特语)。

市场经济与产权悬空,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谁都不难想象,没有主人的瓜田李下会是一幅什么风景:不等瓜熟,李子还青涩,就已一抢而空了。从发生学上,市场与政府都起源于财产权。假如产权虚空,财产属于全民,那还需要什么市场交易呢?也没有财产纠纷了,更不需要政府裁决了,大家只需要无政府主义,争着抢着去摘瓜、摘李子,行吗?不行!怎么办?只能交予一个守夜人去严密看守。而当官员成为公有财产的唯一守夜人时,“肥水不落外人田”,不受监控的掌勺人私吞大锅饭还奇怪吗?

我们为什么一直装睡叫不醒地要装“天下为公”?因为只有“公有”,才可以名正言顺地推卸任何个人负责、问责、担责、追责的可能,置资产于无主状态,“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黄宗羲语),让财富成为权柄的囊中之物。这个过程不是推论,而是事实:把原本全民所有的公产,暧昧不明地变成了国有资产,变成政府权力支配的资本,不是事实吗?洛克说,财产不能公有,权力不能私有。这两个不能,指出的正是财产公有必然孳生权力私有的内在逻辑。

总之,归属全民也罢,归属政府也罢,之所以养着国企,父母本是想靠它养老的,对吧?然而这个儿子始终不争气,被娇惯成了个坑爹的。所谓坑爹,就是以全民为衣食父母的国企,不但不回报亲爹妈,也不孝敬养父母。习惯于做假账的国企,赚了钱瞒着父母归自己,赔了钱哭穷找父母。其实,最糟心的还不是父母贴钱给儿子,而是儿子玷污了父母的形象与声誉,有损于政府的公正廉明。对于政府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本应一碗水端平,对国民一视同仁。而“共和国长子”的称呼本身,就与小儿子、干儿子、女婿拉开了距离,对不?由此可见,国企的坑爹,是父母偏心眼、护短护犊子招致的报应。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