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政治中心,首都北京官多是全国公认的。
20年前,鄙人刚从外地来伟大首都上大学时,就对当时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印象很深:电线杆子被风刮倒了,砸死三个人,其中一个肯定是处长。那时候,司局长骑自行车上下班不是什么新闻。
后来,承蒙组织栽培和厚爱,鄙人也成了处级干部,由于北京多风,加上早年就深知电线杆子的危害性,走路时一般自觉主动远离。
此外就是感到北京很古典很有文化底蕴,鄙人始终没有把这座古城和盛产巨富联系在一起。直到《2009胡润财富报告》的发布。
报告称,全国有82.5万个千万富豪和5.1万个亿万富豪,每1万人中有6人是千万富豪。在伟大首都,每1万人中有88人是千万富豪;每10万人中,有54人是亿万富豪。数量和比例都严重超越了经济更发达的上海和广东。报告中“富裕人士”的门槛为:拥有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资产的个人,资产还包括自己创办的企业价值和自住房产。
尽管胡润报告的真实度经常受到质疑,但能年年顺利发布且广为传播,并使许多上榜富豪像中了魔咒般纷纷落马,看来还是比较靠谱的。
鄙人的第一感觉是无比自豪。您想啊,同时拥有最多官员和最多富豪,足以说明自己居住的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富贵之城。看完胡润这份报告后,我暗下了一个决心:以后在北京和生人吃饭再不抢着买单了,没准对方就是个亿万富豪,正愁银子多得没处花呢。
但随之很羞愧和沮丧。鄙人不仅生活在北京,还是光荣的媒体工作者,交际深广,还认识一些名人,但根本对身边富豪云集没有感觉,简直是失职。
于是,这份榜单为本熟悉的首都平添了几份神秘色彩。按常理,官员讲求低调做人是可以理解的,但除了部分不够亲民的官员难以见到,谁拥有什么职位还是很公开的,而且连其财产公开制度都在快速推进。鄙人没料到是,在北京真正实现低调的是数量惊人的富豪群体——除了极少数由于热爱媒体而频频曝光的富人,你根本不知大多数人是谁,更无从知晓他在做什么生意,靠什么发了大财。这让我居然联想起了精彩碟战大戏《潜伏》。
对于法治的市场经济而言,能见阳光的富人和能见阳光的财富一样珍贵。
作为公众,有权利知道在这场按照同样规则,立足同样环境,通过公平、公开、公正致富竞赛,最终胜出的是何许人。尤其是在集中了全国最强势权力资源的北京。结合转型社会特定的商业制度环境,这一现象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在值夜班的时候,鄙人和几个同事想发起一场发现北京富豪的活动。
当然,富豪们先别紧张,大家绝无恶意,只是想交个朋友,表示一下敬意,您有心情再讲讲您的致富经——先富带动后富,进而为实现全民共富作贡献也是致富先驱们应负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