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第二章 以物易物的谬误(1)

对于每一个微妙而复杂的问题,都有一个非常简单并且无比直接的答案--错误的答案。

——H·L·曼肯(H. L. Mencken)

责任是指一个人感觉自己应该以特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为。那么确切地说,责任(或者说一个人欠另一个人东西的状态)和债务有什么区别?答案很简单:货币。债务和责任的区别,就在于债务能够被精确地量化。量化的过程需要借助货币来实现。

货币不仅让债务得以存在,而且货币和债务如影随形,一定同时出现。美索不达米亚的石板上有现存最早的一批书面记录,上面记载着借贷款项、寺庙发行的配额、寺庙土地租赁的欠款等条目,每个条目的数额都以谷物和银子为衡量单位详细记录。早期的伦理学著作,都依次探寻了把道德想象成用债务表示所具备的意义--换句话说,即用货币来衡量的道德意义。

因此,债务的历史就相当于货币的历史。那么要想理解债务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及其作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研究各个时期使用的货币种类以及人们使用货币的方式--并且这些论证最终将揭开有关货币的全部真相。但是,这里要介绍的货币历史,与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版本大相径庭。例如,当经济学家谈到货币的起源时,并不会马上提到债务这一概念。首先出现的是以物易物,随后是货币;然后借贷才发展起来。即使有人去查找讲述法国、印度和中国货币历史的书籍,他看到的将是几部铸币史,而不会发现关于借贷合约的讨论。近一个世纪以来,包括我在内的人类学家,不断指出以这种方式看待货币历史是错误的。经济活动究竟怎样存在于现实的社会群体和市场中?当我们对这个问题加以仔细研究的时候,会发现几乎每个人都处于负债的状态,只是负债的形式各不相同,并且绝大多数交易并不需要使用货币--而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并不会出现在标准的经济学史论述货币的相关章节中。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