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与唐的雕塑。隋代立像的腹部独特地挺出。头占全身的比例变小,鼻子和下颚较以前丰满。眼睛仍细,但上眼皮凸出一些,显出其下的眼珠。这微微凸出的眼皮与眉毛下面的弧形平面相交形成柔和的凹沟。这交线像一张弓,重复了眉和眼睛的韵律。嘴变小了,造型精致的双唇使雕像微带笑意。颈子如截去尖端的圆锥体,从胸部突然伸出,与头部生硬相接。颈部中段横一道深深的皱褶。衣服上的衣褶自然,卷边非常精致,如来佛的服饰永远保持朴素,与之相反,菩萨的服饰变得华丽。头巾和项链上嵌着鬟石般的装饰。珠链从肩上垂下,间隔地挂着饰物,抵到膝部以下。
中国的雕塑,尤其是佛教雕塑,在唐代直抵顶峰。北魏开始的龙门石窟达到新的高度。在唐帝国版图之内,到处都热情地雕凿佛像。大约在9世纪末,中原的信徒们失去了对石窟的兴趣。敦煌石窟仍在继续,在中国中部,石窟开凿转移到四川,那儿有一些晚唐的石窟。在四川这一活动历经宋、元,延续到明代。
唐初与隋代的风格接近,很难明确区分。到7世纪中期,唐代自己的风格出现了。雕像更加自然主义了。大多数立像呈S形姿势,由一条腿平衡,放松的那条腿的臀部和同侧的肩部略向前倾。头部稍稍偏向另一边。躯体丰满,腰部仍细。菩萨的脸部饱满,眉毛优雅地弯曲,不像前一时期那样过分,很自然地呈弧形勾画出天庭。眉弓下也不再有凹沟。眼睛上皮更宽,眉下的曲面减窄。鼻子稍短,鼻梁稍短也稍低。鼻端与嘴稍近,嘴唇更有表情。发际移下,额头高度稍减,这时期的菩萨像的装饰不那么华丽了。头巾简化,头发在头顶上堆成高髻。服装更合身。仍然戴着珠串,但挂着的饰物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