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诚实的诚实真相》我们究竟会有多不诚实?

请恕我直言,别人会说谎,你会说谎,当然,时不时地我也会说谎。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为了使我的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我会尝试在方式上加点花样,如偶尔邀请一些风趣的客座讲师到课堂上演讲。这样做减少了我备课的时间,对客座讲师、学生和我来说也是一个多赢的办法。

一次,在这种“轻松教学”的行为经济学的课堂上,我请到了一位特别来宾。这位来宾英明睿智,名声显赫,系出名门:在成为知名银行和执行总裁的商业顾问以前,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而后又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我告诉学生们:“过去几年里,这位卓越的来宾帮助很多商业精英实现了他们的梦想。”

随着我的介绍,这位来宾走上了讲台。从一开始他就表现得十分直率,像尊巴教练那样。他慷慨激昂地说:“今天,我要帮助你们达成梦想—你们想要赚钱的梦想!你们想赚钱吗?”

每个学生都点头大笑,十分欣赏他这种热情洋溢、不刻板拘泥的授课方式。

他问道:“在座的各位谁比较富有?我知道我很富有,而你们这些大学生并不富有。确切地说,你们都是些穷人。但是,通过欺骗就能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还在等什么?”

随后,他列举了一些臭名昭著的骗子的名字,有10多位执行总裁,还有曾服用违禁药物的著名职业棒球运动员罗德里格斯、操纵过“庞氏骗局”的伯纳德·麦道夫、卷入证券内幕交易丑闻的玛莎·斯图尔特等。他告诫学生:“你们肯定都想拥有他们那样的权力和财富!而实现的方法只是通过欺骗。注意了,我马上就会告诉你们这其中的秘密。”

这样一番鼓舞人心的开场白之后,就到了小组练习时间。他让学生闭上双眼,深呼吸3次。然后说:“假设你欺骗了别人,骗到1 000万美元,第一次拥有这么多钱,你会用这笔钱做什么呢?穿蓝绿色衬衫的同学,你来回答。”

被点到的这个学生腼腆地答道:“我会买幢房子。”

“房子?我们有钱人称为豪宅。你呢?”他指向另一名学生。

“去度假。”

“是去你的私人岛屿吗?答得好!当你像那些大骗子那样赚钱的时候,就是你人生改变的时候。在座的各位有比较讲究饮食的吗?”

有几位学生举起了手。

“由雅克·贝潘亲自烹饪的食物,你觉得如何?品尝新教皇城堡红葡萄酒,怎么样?要是能赚到足够多的钱,你就永远都能过这样的生活。问问唐纳德·特朗普你就知道了!你看看现在,为了1 000万美元,你可能会驱车碾过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我此行的目的就是告诉你这没什么,我就是来给你的车松手刹的人。”

一开始,大多数学生都意识到他们并不十分赞同这个严肃的讲师。但是,在分享了10分钟第一次拿到1 000万美元后会做出哪些激动人心的事之后,这些学生开始在“想要变得富有”的欲望和“欺诈是不道德”的认知之间彷徨。

这位讲师又说:“我能感受到你们的彷徨。你们一定不能让自己的情感支配你们的行为,必须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来战胜自己的彷徨。”接着,他又问道:“支持通过欺骗变富有的理由有哪些?”

“你会变得富有!”学生们回答道。

“回答正确。反对的理由又有什么呢?”

“你会被抓个正着!”

讲师又说道:“对,你有可能会被抓个正着。但是,秘密就在于此。欺骗时被抓个正着与因为欺骗而被惩罚不是一回事。拿世通公司前总裁伯尼·艾伯斯的例子来说,他的律师说艾伯斯对所发生的事情毫不知情,这简直是胡说八道。又如安然公司的前总裁杰夫·斯基林的案例,他曾写过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销毁这些文件,它们对我们不利”。而斯基林在随后的证词中却说自己只是“嘲讽”而已!现在,即使这些狡辩都没有用,你还是可以逃到没有《引渡法》的国家。

这位客座讲师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是一名喜剧演员,名叫杰夫·克莱斯勒。他同时也是讽刺书刊《通过欺骗致富》的作者。他的演讲使学生在作金融决策时,难以判断纯粹以成本收益为基础而不考虑道德因素的做法是否正确。听杰夫的讲座,学生们意识到,从完全理性的观点来看,杰夫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他们也不由得对欺骗是通往成功的最佳途径这一观点感到不安和反感。

在这节课的最后时刻,我要求学生们就其自身行为与理性犯罪的简单模式的契合程度进行思考。我问道:“你们平常骗人却不被逮到的机会多吗?你们又利用过多少次这种机会?如果每个人都采纳杰夫那种成本收益的方法,我们的周围又会多出多少次欺骗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