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扶乩的起源,离不开民间关于厕神紫姑的传说。紫姑是某大户人家的小妾,遭到正房夫人曹夫人的嫉妒,曹夫人经常逼她到厕所里干脏活。正月十五的晚上,紫姑因受气难忍,死在厕所中。紫姑死后显灵,人们于是在元宵夜设置乩坛,迎请紫姑,请紫姑回答问题,逐渐演变成一习俗。接请紫姑者,必须是尚未出嫁的姑娘,男人须回避。为迎请紫姑,姑娘先在灶前焚香、点蜡烛,然后在平摊着米粒的桶盘内燃上三炷香,手托桶盘,口念咒语七遍。接着将桶盘端开,另一姑娘手持竹箩,走至堂前,将桶盘置于桌上,在竹箩边插上一根筷子,使之下垂,然后二人各用一手轻托竹箩边缘,悬于桶盘上,然后开始发问。如果问题答案是数字,筷子就会在桶盘上点击。比如,问今年农活能有几成的收成?筷子如果在桶盘的米粒上点击四下,就说明今年会有四成的好收成。如果问答案在肯定与否定之间选择的问题,那么就告诉紫姑,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点一下,如果是肯定就点两下。比如,问爷爷的病会不会痊愈,如果会痊愈,筷子就会在桶盘的米粒上点两下。后来扶乩工具演变成带有细沙的木盘,没有细沙,可用灰土代替。乩笔插在一个筲箕上,或者用一个竹圈或铁圈固定一支乩笔。扶乩时乩童手扶筲箕,使乩笔不停地在沙盘上写字,同时口中念某某神灵降临乩坛。旁边一人负责记录,整理出来就成了所谓的乩文。
扶乩源自民间,但是后来被吸纳成为道教的一个重要仪式,据说很多道教经卷皆出自扶乩之手。东晋哀帝年间(362——365),江东一带道教早期分支——天师道盛行,时任护军长史的许谧向会稽王司马昱(后为晋文帝)府上举荐乩手杨羲。许氏家族极为信奉天师道,他们在京都建业(今南京)设立乩坛,任许谧为坛主,杨羲为乩手兼做记录。最初的道教《上清真经》三十一卷便是出自他们扶乩之手。至北周武帝天和年间(566——569)时,道徒王灵期通过扶乩,增修《上清经》达到一百八十六卷,其中一百二十七卷已经印行,成为道教上清派的基本教义,可见道教历史上扶乩活动兴盛至极。
唐宋的诗歌中和文献中都提及过扶乩和紫姑。唐代李商隐写有“羞逐乡人赛紫姑”的诗句。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载“近岁迎紫姑仙者极多”。宋代洪迈《夷坚志》详细描述了扶乩的过程。宋代民间流行扶乩,以文为盛,降临乩坛的不再局限于鬼神,而开始出现古代名人,扶乩成为文人墨客的一大业余爱好。陆游在《箕卜》诗中描述说:“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竖子夹相持,插笔祝其书。俄若有物评,对答不须臾。岂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娱。”由此诗可看出,一、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多喜扶乩占卜;二、陆游的态度是完全把此当成消遣和娱乐,并没有太严肃。
到了明代,扶乩进一步流传,乩仙可以规划建筑布局,而且唐代诗人李白居然也降临乩坛,为碑题记。《山西通志》记载:“太原府纯阳宫在贡院东天衢,明万历年建。凡起造规划,偕仙乩布置。内八封楼、降笔楼,亭洞幽雅,俱非人思意所及。即对额皆乩笔所题,碑记乃李太白乩笔也。用醉翁亭体,文甚奇俊。” 扶乩流传之广,情形之灵异,最终会传到朝廷而被统治者利用,并用于官场上的明争暗斗。 《明史·蓝道行传》记载,奸臣严嵩与擅长扶乩的道士田玉勾结,诬陷政敌蓝道行,导致蓝道行下狱而死。大臣徐阶极力反对扶乩术,他对世宗说:“扶乩之术,惟中外交通,间有验者,否则茫然不知。今宫孽已失,仅非道行所致。且用此辈。孽未心消。小人无赖,宜治以法。”后来,世宗处死了田玉等人。明代俞如楫的《礼部志稿》载有马文升《复奏四事疏》:“宜令各该巡城监察御史及五城兵马司并锦衣卫巡捕官逐一搜访,但有扶乩祷圣驱雷唤雨捉鬼耳报,一切邪术人等及无名之人,俱限一月内尽逐出京。”可见,扶乩之风盛行,被人利用,妖言惑众,已经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危害。马文升郑重其事上疏,希望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