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风暴》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

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

传统的用户管理界面也给初学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们要对着电脑完成一系列诸如输入网址—注册—认证—登录—完善信息—上传的繁琐程序,一些服务还针对用户上传设定了发帖间隔时间、最低字数、图片规格大小等限制,这使得即时互动变得不是那么迅捷和美好。人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能够避开这些不足,使用户获得更好网络互动体验的服务。Twitter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项空缺,庞大的市场需求造就了它的飞速发展与辉煌。

当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手机短信将撰写的信息发送出去时,意味着人们从电脑面前解放了出来,可以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想法、疑问、感情等等自由自在地分享给自己在世界各地的好友!简单易用的特性使Twitter上手很容易,你只要输入手机号就可以进行注册,这样就避免了在注册传统网络服务时必须要想到一个能区别其他用户的与众不同的账户名称的麻烦。一旦注册后,你就可以通过手机或者IM账号与Twitter链接。联通后,你会在手机上看到一条消息或在IM上接收到消息,同时Twitter个人页面上也会留下相应的消息。

因为Twitter在设计之初是一款用来促进小团体沟通的软件,因此很多人从使用开始便养成了使用真实身份的习惯,因为这样才更容易寻找到自己的朋友,以便进行更好的联系和交流,并且能结识更多朋友,通过与其发生现实联系而建立友谊。Twitter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以往的上网方式和习惯,它让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使用任意方式发表自己的信息,并分享给想要得到这些信息的人,使用者也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简洁的方式获知自己所关注的人或事的最新情况。

比如一个人刚刚看了一场电影,内心很有感触,有种迫切表达的渴望和冲动。如果在传统的方式下,他可能需要考虑向谁倾诉或者用什么方式倾诉比较合适,或者整顿好情绪后动手写一篇恰好能表达出内心情感的博文发表出去。但这些都不具有即时性,往往还没有进行沟通就已经失去了当时的感觉。如果使用Twitter,只要掏出手机,像发送短消息一般上传一条信息,他的朋友就会即时收到这条信息,而他的关注者们也会看到这条更新,如果这条信息的内容正好引起了共鸣,就会被其他人转发出去,从而引来更多的讨论。这样他就不是一个人在看电影,而是通过Twitter和一群关注自己或者关注此次事件的人一起在看电影,从而获得新的交流体验。

这种分享的过程使信息呈现出开放的一面,整个世界也变得越来越有趣。那些看起来数量庞大到有些不可思议的关注者信息在时间轴上被整理好罗列出来,仿佛一根电线杆上站满了无数的小鸟,每一只都在唧唧喳喳地发出自己的叫声。尽管有时候可能的确有些嘈杂,但你尽可以忽略那些无关紧要的声音,而且这么做并不十分困难,然后有针对性地找到你想要的那种声音,并且这种声音背后所代表的是活生生的个人。如今,在Twitter上,不会再出现那种“在网络上谁也不知道你是条狗”的讽刺局面。在这里,撒谎不是不可能,但困难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通过不断扩展的人际链接彼此关联起来,总有那么一个人是认识你的或者你认识的。这就使Twitter上发布信息的真实性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特别是那些隶属于个人体验范围的信息,很多都是真实生活的反映。也因此,在Twitter上发出一个与传统媒体灌输的信息不一致的声音,所引起的社会反响绝对大于在现实生活中对朋友的抱怨,也好于在普通Web2.0产品上的曝光。

当你的一个朋友向你推荐一款产品时,你可能并不在意,当两个人向你推荐时,你可能开始注意,当三个人、四个人或者更多的人向你推荐时,你可能开始动摇,跃跃欲试,然后禁不住诱惑终于亲自尝试。如果你的确觉得它很好,那么你可能会回馈你的朋友们,并向其他尚未使用的朋友进行推荐。这是一个正向循环的过程。当然,反过来这种效应同样成立。如果你的朋友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诫你,某种产品并不像广告宣传的那样美好,你心里所形成的主观印象必然会在行动上抑制你消费该产品的冲动。这就是口碑力量的典型体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