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轮经济危机2》资产负债表就是这样恶化的(19)

逆周期代价

包括社会保障金、医疗保险费、贫困失业补助等在内的显性福利支出,显然已为人们所充分关注,但隐性的福利支出却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我们知道,充分就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利经济建设的一个关键基础,也是福利经济要着力的宏观目标。就业对大量的工作适龄人口和他们要负担的家庭来说,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和最大的福利保障。而较为正规的充分就业,则是保证收入和维持生计的第一来源。凯恩斯的福利经济制度进入世界经济生活,很大程度上是经济萧条和大量失业所带来的人力、资金等资源浪费的应对性政策。凯恩斯福利思想的着力点是减少失业和尽可能地开发利用既有的劳动力资源,以加快经济的增长和发展[1]。

而为实现充分就业,不得不付出的违反自然规律的逆周期成本,是凯恩斯主义创立后的又一项“成果”。每逢经济出现波动,哪怕是轻微的波动,各国政府都会毫不犹豫地采用通货膨胀的措施予以应对,以期熨平经济周期来实现充分就业。但问题在于,这样的通货膨胀政策,只会吹出更大的泡沫,制造出更多的错误投资。当时间偏好改变、纯利率上升,这些投资面临被清算的命运。为了继续实现经济增长、促进完全就业,政府只能硬着头皮将这些错误的投资承接下来,就如2008—2009年美国所做的那样。政府本已庞大的债务进一步恶化的同时,也给予市场一种不好的信息,那就是投机者料定自己一旦陷入困境,政府必定会出手相救,结果引发更大的道德风险,而这种风险无疑又会导致更多的错误投资。这为未来更大债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该项成本在某种程度上,不比战争和福利支出少。但人们为什么没能认识到呢?原因就在于它本身的隐蔽性。在这里,我们来分析一下该项成本。

[1]当然现行的福利主义也综合了其他流派的观点,譬如霍布森和庇古的。但它主要的还是以凯恩斯主义为主线,因此在我们看来,欧美的福利主义事实上亦是凯恩斯主义的产物。

 

读书导航